嗟予古癖,成于髫稚。
绣虎何功,丧羊于易。
千秋之衰,百里之寄。
途远心劳,达于梦寐。
载此衮章,愧以永岁。
【注释】
嗟(jiē)予:嗟叹我。
古癖:古代人对好古的癖好。
髫稚:幼儿,指小时候。
绣虎何功:用《易经》中的“贲”卦来说就是装饰、打扮。
丧羊于易:指在《易经》中,贲卦是剥卦的开始,象征着剥落、丧失。
千秋之衰:指历史上的衰落。
百里之寄:指国家的命运像百里一样短小。
路远心劳:形容路途遥远,心里感到劳累。
梦寐:指日夜思念。
载:携带。
衮章:古代祭祀时所戴的礼服上的章服。
愧以永岁:以永远为年岁而惭愧。
【赏析】
这首诗是陆机答陆叔度的诗,陆机与陆云都是西晋著名诗人,两人同为“三才”之一,世称“二陆”。他们兄弟二人都擅长文词,但陆云早逝,因此后世评论他们的诗歌时常常提到他。
此诗首句“嗟予古癖”,是说陆机自幼就有爱好古物的习惯,这种嗜好一直延续到成年,所以有“成于髫稚”之说,即从小喜欢收藏古代器物。第二句“绣虎何功”是对第一句的发挥,陆机认为收藏古董不过是些华而无实的东西,并不能真正地为国家所用,因而感叹自己没有成就。第三句“丧羊于易”是说陆机认为在《易经》中,贲卦是剥卦的开始,象征着剥落、丧失,由此得出“丧羊于易”的结论。第四句“千秋之衰”是指国家的命运像百里一样短小,这和前两句联系起来就是陆机对国家的前途并不看好,认为自己没有能够为国效力的机会。
最后两句“途远心劳,达于梦寐”,是陆机对自己一生仕途坎坷的感慨。由于自己的抱负不能得到实现,所以只能把心思寄托在梦中了。陆机这首诗表达了他的苦闷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世事变迁的无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