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逾叠嶂,立马倚崔嵬。
关路元通汉,将军是姓梅。
山川百越尽,云雾五陵开。
倘上筹边疏,安危敢论才。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岭上望中原,行行逾叠嶂”,写诗人站在岭头远眺中原的景象,岭上山高云低,云雾迷蒙;第二联“关路元通汉,将军是姓梅”,写诗人登上山顶后发现关口依旧通行无阻,原来守关的是姓梅的将军。颔联和颈联写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尾联“倘上筹边疏,安危敢论才”,表达出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此诗前两句写登高所见,后六句写诗人由此而生之感慨,全诗以议论为主。
【注释】
①岭上望中原:指在岭南登高远望中原地区。
②行行逾叠嶂:指山路蜿蜒曲折,层层叠嶂。
③崔嵬(wéi巍):高大、崇高。
④关路元通汉:指关口道路畅通,一直通向汉朝。
⑤将军是姓梅:指守关的是姓梅的将军。
⑥山川百越尽:指五岭以南的群山和百越地区的山脉都已收尽眼底。
⑦云雾五陵开:指云雾中隐约可见五陵,五陵是指西汉时的五个王陵所在之地。
⑧倘上筹边疏:如果能够提出有关边防的计策。
⑨安危敢论才:如果能够在危急时刻提出对策,就敢于评论国家的安危。
【译文】
我站在高山顶上远望着中原,山路迂回重叠如山峦叠嶂。关口的道路一直通到汉代,守卫的将军姓梅。五岭以南的群山和百越地区的山脉都已收尽眼底,云雾中隐隐约约可看见五陵。如果能够提出有关边防的计谋,我就敢于评论国家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