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夜瑶台梦,君今采药还。
终须去天上,常见在人间。
葛令炉边宅,安期海上山。
暂离亦千岁,记取别时颜。

【注释】:

  1. 频夜瑶台梦:指梦中频繁地梦见瑶台仙境。
  2. 君今采药还:你这次回来采药了吗?
  3. 终须去天上:最终总要离开天上。
  4. 常见在人间:经常在人间出现。
  5. 葛令炉边宅:指葛洪的炼丹炉旁边的住宅。
  6. 安期海上山:指传说中的安期真人居住的山上。
  7. 暂离亦千岁:暂时离别也像千年一样长久。
  8. 记取别时颜:记住离别时的容颜。
    【赏析】:
    此诗是赠给关羽的一首七律诗。诗人借送别关羽之机,表达了他对其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心情。全诗构思精巧,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作品。
    首句“频夜瑶台梦”,以梦幻的方式写自己频频做着上天入地的奇异梦景。次句“君今采药还”点明这是一次回乡的旅途。第三句“终须去天上”,直抒胸臆,表示自己终将离开这个充满尘嚣的世界。末句“常见在人间”,说明虽然要离去,但仍然常常回到人间来。这四句是前二句的深化和补充,为下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后四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和祝福。第四句“葛令炉边宅”,指朋友在炼丹炉旁边住的房屋。第五句“安期海上山”,指传说中的仙人安期住在海上的山中。两句都是用典,既写出了友人的生活环境,又表现了诗人对他归隐山林生活的羡慕之情。第六句“暂离亦千岁”,表明即使只短暂分离,也像经历了千年那么漫长。第七句“记取别时颜”,希望朋友不要忘记离别时的模样。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三顾茅庐”(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二是“黄鹤楼”。前者表现了刘备对人才的珍视,后者则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相呼应,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离别时情景的回忆。
    这首诗构思精巧,语言凝练,富有哲理。它通过送别这一事件,抒发了诗人对于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于归隐山林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