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先生馆,柴桑处士家。
寒花娱晚节,老圃足生涯。
露重青毡薄,簪轻皂帽斜。
谁言官独冷,秋至让繁华。

【注释】:

苜蓿先生:指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曾作《秋圃》诗。先生:对有学问、有道德的学者或官员的尊称。柴桑处士:指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他曾作过江州刺史王弘幕僚,因不堪其职,弃官归乡。田园诗中,陶渊明常以“采菊东篱下”等诗句表现自己高远的志趣,此诗即写其归隐后田园生活之乐。寒花:这里指菊花。娱晚节:指陶渊明晚年归隐田园,不与世俗争权夺利,保持自己的节操。老圃:指陶渊明自耕自种。足生涯:谓足以维持自己的生活。青毡:用青毡裹着的草席子。这是形容秋天的天气。露重:指秋雨。皂帽:古代官吏戴的帽子,用皂色染成黑色。斜:下垂的样子。簪(zān):发簪,插在头上的簪子。这里指头冠。

【赏析】:

首联两句,点题,说明主人公是杜甫和陶渊明;颔联两句,描写二人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特点;颈联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二人的生活情趣;尾联两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首联“苜蓿先生馆,柴桑处士家”,表明主人公是杜甫和陶渊明;“苜蓿”指苜蓿菜,为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而传入中国,古人认为它有益气壮阳的作用。“先生馆”表明杜甫曾做过官,但因政治腐败,仕途坎坷,最后只好辞官回家,过着隐居生活。“柴桑处士”则表明主人公是陶渊明。陶渊明曾做过江州刺史,因不能忍受官场的勾心斗角,弃官还田园。“处土”是古代对未入仕人的尊称。“寒花”“老圃”“露重”三句,描绘出二人生活环境之艰苦和生活情趣之高尚。“寒花”指寒天开放的菊花,暗喻陶渊明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出美丽的花朵。“老圃”则表明主人公已到了老年,但依然能自食其力,安身立命。“露重”、“簪轻”则表明季节已是深秋,天气寒冷,露水很重,而主人公却仍能披星戴月地劳作。“皂帽斜”则表明主人公虽然已经年迈,但仍保持着端正的仪态。颈联“谁言官独冷,秋至让繁华”,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冷暖无常的感受。“谁言官独冷”是说,那些做官的人也会遇到冷的时候,而那些没做官的人就更加冷清了;“秋至让繁华”则是说,当秋风来临,那些繁华的景象也随之凋零了。尾联两句“谁言官独冷,秋至让繁华”,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冷暖无常的感受。“谁言官独冷”是说,那些做官的人也会遇到冷的时候,而那些没做官的人就更加冷清了;“秋至让繁华”则是说,当秋风来临,那些繁华的景象也随之凋零了。这首诗通过对杜甫和陶渊明两位历史名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官场冷暖无常的感受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