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从违明主,江湖作远臣。
心常依日月,年渐老风尘。
赋在休询鵩,文成或感麟。
白头吟更苦,垂涕望枫宸。
【注释】
侍从:侍奉君主。违:违背。江湖:指隐退。作远臣:做远离朝廷的臣子。
依:依恋。日月:比喻君主。年渐老风尘:指年岁已高,为国奔走而劳累。
鵩(yì,一种鸟):传说中的一种鸟类,这里借指谗佞之人。文成:指有才学的人。或:或许。感麟:指得到皇上的重用。
白头:头发白了。吟更苦:吟咏更加痛苦。
垂涕望枫宸:流着眼泪遥望帝王所在的宫殿。枫宸:即“銮”字,是帝王车驾的代称。
【赏析】
《南行感怀四十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所作。此诗共四首,每首都写自己漂泊在外、思念家乡和君王的情怀。
首联写诗人离开京城后,长期在外地生活,远离了皇帝,心中常常思念着君主,盼望早日归朝;同时感叹时光易逝,自己渐渐老了。这两句既表现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又流露出岁月流逝、人已衰老的感慨,情深意切。
颔联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愁,同时也表达了对年华虚度的无奈。诗人以“日月”比喻君主,表达出自己日夜思念之情;“年渐老风尘”则直接点明自己因长时间为国家奔波劳累而变得年老体衰。这两句既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又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颈联则进一步描绘自己的处境。诗人说自己虽然有才学,但因为身处异地,所以无法得到皇上的重用。这既是对自己才华的自谦,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感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朝廷的忠心耿耿,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切。
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说自己年纪已经大了,头发都白了,只能吟咏更加痛苦的诗词来寄托自己的哀思。同时他流着眼泪遥望帝王所在的宫殿,希望能够再次见到皇帝。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的悲凉之情,也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的遭遇和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它不仅是一首反映现实的作品,也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力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