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是从军过塞北,应缘薄宦滞天涯。
庭中忍听将雏曲,帐下愁吟赠妇诗。
巫峡云归虚雨约,洛阳莺老负花期。
春风憔悴潘郎鬓,试把青铜问小姬。

【解析】

此诗是诗人为妻子新纳的侍妾所写的。

其一,“屠田叔需次都下闻内人之变”,首句点明题意,交代写作的背景。屠田叔,即诗人自己,因妻子新纳侍妾而作此诗以慰之。“需次”指待缺官职之意。“都下”,京城长安,此处指代诗人所在的京师。

其二,“岂是从军过塞北,应缘薄宦滞天涯”,诗人写自己虽然从军在外,但却滞留在遥远的异地他乡,不能与妻子团聚。“岂是从军过塞北”一句中,“岂”字有“难道”,“岂敢”“何敢”等意思,此处用来反问,表现出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应缘薄宦滞天涯”一句中,“缘”字有“因、由于”的意思,“薄宦”指仕途不顺利。“应缘薄宦滞天涯”表明诗人因仕途不顺滞留在他乡的原因。

其三,“庭中忍听将雏曲,帐下愁吟赠妇诗”,诗人写自己在妻室面前不忍听她吟诵《将雏曲》,也不愿听妻室吟诵《赠妇诗》。“忍听”二字,写出了妻子对自己的处境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妻子的感情。

其四,“巫峡云归虚雨约,洛阳莺老负花期”两句,诗人通过写巫峡的春云和洛阳的春莺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惆怅和无奈。诗人用“虚雨约”来表示春天的到来没有如期而至,而“老负花期”则表现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生动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失落。

其五,“春风憔悴潘郎鬓,试把青铜问小姬”两句,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鬓角已经斑白,用“潘郎”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眷恋之情。这里的“潘郎”并非实指某位古代男子,而是诗人自喻。而诗人之所以要询问小姬,是因为他对妻子的美貌和才华非常欣赏,想要得到她的认同和赞赏。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情厚爱,也展现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和和谐。同时,这两句还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

【答案】

其一(其一)

屠田叔需次都下闻内之人

变,即新纳侍妾。

译文:

屠田叔正在等待官职的任命,得知了妻子的新情况,于是写下这首诗以示安慰。

其二(其二)

岂是从军过塞北,应缘薄宦滞天涯。

译文:

我难道只是从军路过边塞吗?只是因为仕途不畅而流落天涯。

其三(其三)

庭中忍听将雏曲,帐下愁吟赠妇诗。

译文:

庭中我不忍心听妻子吟诵那些离别的歌谣,帐下我也无法忍受那种别离的痛苦吟咏《赠妇诗》。

其四(其四)

巫峡云归虚雨约,洛阳莺老负花期。

译文:

巫峡的云彩已经消失,但雨还没有到来;洛阳的黄鹂已经老了,但仍期待着春天的到来。

其五(其五)

春风憔悴潘郎鬓,试把青铜问小姬。

译文:

春风已经吹拂着我的头发,使我变得憔悴不堪;我想拿那青铜向小姬打听一下她的喜好和心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