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君是日往,投策向珠林。
水涉溪烟冷,山行石路深。
霜天净夜景,冰涧澄空音。
坐见松上月,微生窗外岑。
定中超幻有,觉后转萧森。
一听烟霞调,方知无俗心。
【解析】
1.“传君是日往”中的“传”通“叹”,叹息;“君是日”指今天。
2.“投策向珠林”中的“珠林”指西山的山名。
3.“水涉溪烟冷”中,“涉溪”指涉过溪水,“溪烟”指溪边的烟雾。
4.“霜天净夜景”中的“霜天”是天气,“净景”是景色。
5.“冰涧澄空音”中的“冰涧”指冰封的溪谷。
6.“坐见松上月,微生窗外岑”中的“见”通“现”,出现。
7.译文:感叹今日去西山游赏,投策向西山的山中。涉过溪水,看到山中烟云缭绕,行于石路上,山行路险。在寒冷的霜天里,只见夜晚的景色,清澈的溪流发出清脆的声音。坐下来看着山上的月亮,山下的松树上隐约可见。定中有超然幻化的境界,醒来后觉得十分清寂。听到了风吹动树梢的烟霞之声,才知道自己没有世俗之心。
赏析:
诗题是《和汪公干冬日游西山宿东峪寺》。这是一首写西山的诗。
首联“传君是日往,投策向珠林。”感叹今日去西山游赏,投策向西山的山中。“传君是日”,表明了作者和汪公干同一天游览西山。“投策”,即投笔,指放下文官的笔墨,拿起武将的武器。“向珠林”,即向山林进发。“珠”,这里指明珠、珍珠,比喻西山的山名。
颔联“水涉溪烟冷,山行石路深。”“涉溪”指涉过溪水,“溪烟”指溪边的烟雾。“石路”,指山路,山间小路。这两句写登山涉溪的情景。“寒夜”,点出时间是在冬季。这两句写登山涉溪的情景,写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颈联“霜天净夜景,冰涧澄空音。”“霜天”,指下雪的天气。这两句写冬日的景色。“冰涧”指冰雪覆盖的山谷里的溪涧,这两句描绘了冬日的景色。“澄空”形容声音清晰响亮。“转萧森”,意谓环境显得冷僻寂静。
尾联“坐见松上月,微生窗外岑。”“坐见”是指坐在屋檐下,远远望见。“松上月”是指松树上的月亮。“微生”是生长的意思,这里指月光从松树枝叶间隙照进来。这两句写远望山中的景象。“岑”在这里作名词用,指山。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欣赏山景的心情。“超幻有”意为超越幻境而有,“觉后转萧森”意为醒来后感觉更加幽静。
这首五律写得平实自然,意境清新,语言朴素而含蓄。全诗写景生动细腻,尤其是对西山之景的描写,如“涉溪烟冷”、“石路深”、“霜天净夜景”、“冰涧澄空音”等句,均以简炼的语言写出了西山的景色特点,给人以清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