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何所似,大龙飞入云。
隔湖来艳翠,未晚隐斜曛。
洞掩无兵火,林深亦斧斤。
亭西烟雾豁,凝望意殷勤。
【注释】
大龙山:位于江西吉安,因山上多石峰似龙而得名。
何所似:像什么?
飞入云:像一条巨大的龙在天空中飞翔。
艳翠:色彩艳丽的翠绿色。
未晚:没有晚的意思。
隐斜曛:隐藏于夕阳余晖之中。
洞掩无兵火:山洞隐蔽,没有战事烽火。
林深亦斧斤:树林深邃幽暗,也没有砍伐的痕迹。
亭西烟雾豁:亭子西边的云雾开朗。
凝望意殷勤:凝望着远方,情意绵绵。
【赏析】
《观大龙山》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此诗首联写山势之壮;颔联写远望山色之美;颈联写山色之美;尾联写远望之情。诗中的“大龙”指大龙山。诗人登山观景,只见山势高耸,直如腾飞入云的巨龙,其壮观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隔湖来艳翠,未晚隐斜曛。”这两句写诗人登临大龙山之后所看到的景色。从山下抬头仰望,只见那山峦叠嶂如同一座座矗立在湖面上的岛屿,远远地望去,山色斑斓,犹如五彩锦绣。而当太阳渐渐落山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山上,又给山峰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使山色更显得绚丽迷人。这两句诗以“隔湖来”和“未晚隐”两个词组,巧妙地写出了站在大龙山顶上看到的两种不同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大龙山的喜爱之情。
“洞掩无兵火,林深亦斧斤。”这两句诗进一步描述了大龙山的景色。在诗人看来,山中的洞穴虽然被掩盖起来,但并没有发生战事烽火,说明这里是一个安全祥和的地方;而且树林深处也未见有人砍伐的痕迹,说明这里的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宜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龙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亭西烟雾豁,凝望意殷勤。”最后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亭子里远望的情景。当阳光从云层中洒下时,整个山谷都被照亮,形成了一片灿烂的景象。诗人凝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大龙山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表达出作者对大龙山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