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中曾对案,袖里秘藏书。
出处情无异,清高我不如。
入朝须插笔,进諌忆牵裾。
江海苍须客,同时注起居。
【注释】
原夫:原来如此。
幕中:指朝廷之中。曾:过去曾经。对案:面对案牍办公。
袖里秘藏书:指袖藏有秘密的文书。
出处情无异:出处,出处,比喻人或事物的出处;情无异,情感和志向相同。
清高:高尚清白。我不如:我比不上他。
入朝须插笔:进朝廷必须携带文房四宝。插笔,指书写用的毛笔。
牵裾:拉住衣襟。典故出自《汉书·汲黯传》,汲黯为太子家令时,皇帝出行,百官随从,只有汲黯不肯随从,皇帝问他为什么,他说:“皇帝是上天之子,臣下应跟随天子左右。”后来,人们用“牵裾”来比喻追随权贵。
江海苍须客:形容人年事已高,像江海一样宽广。苍须,头发白色如苍松之须。
同时注起居:同僚之间相互记叙言行。起居,指日常的言谈举止。
赏析:
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写成,表达了一个官员对自己仕途进退得失的思考,也反映了封建时代士人的心态。
首句“幕中曾对案”,写自己曾于官场中处理公务。第二句“袖里秘藏书”,写自己曾将秘密文书带在衣袖里,说明其官职不平凡。第三句“出处情无异”,写自己与其他人一样,都有出仕、辞官的情感。第四句“清高我不如”,写自己认为自身不及他人,表现了谦虚谨慎的态度。第五句“入朝须插笔”,表达自己进朝廷办事必须随身携带文房四宝,表明自己的地位很高。第六句“进諌忆牵裾”,写自己进入朝廷之后,仍怀念着从前的旧友。第七句“江海苍须客”,写自己年老如江海一样宽广。最后一句“同时注起居”,表示自己与同僚们相互记叙言行。整首诗语言朴实流畅,风格平易自然,体现了诗人谦逊谨慎、淡泊名利的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