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依蕙帐贮仙禽,不似松巢结在林。
月色穿来窥瘦骨,露华飞入戛清音。
宽容聊息双轮翅,盘促难拘万里心。
童子放开欣客至,孤山祠下迹堪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鹤笼》。全诗如下:
鹤笼
相依蕙帐贮仙禽,不似松巢结在林。
月色穿来窥瘦骨,露华飞入戛清音。
宽容聊息双轮翅,盘促难拘万里心。
童子放开欣客至,孤山祠下迹堪寻。
注释:
- 相依蕙帐贮仙禽:形容鸟儿被关在笼子里的样子。
- 不似松巢结在林:形容鸟儿被关在笼子里的样子。
- 月色穿来窥瘦骨:形容月光从笼子缝隙中照进来,映照出鸟儿消瘦的身影。
- 露华飞入戛清音:形容露珠从笼子缝隙中落下,发出清脆的声音。
- 宽容聊息双轮翅:形容鸟儿在笼子里休息,翅膀轻轻扇动。
- 盘促难拘万里心:形容鸟儿在笼子里飞行,心情无法安定。
- 童子放开欣客至:形容鸟儿被放出笼子后,迎接客人的到来。
- 孤山祠下迹堪寻:形容鸟儿被放出笼子后,可以在孤山上寻找到它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鸟儿被关在笼子里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生命的无奈。诗句中的“相依蕙帐贮仙禽”、“不似松巢结在林”等句,生动地描绘了鸟儿被关在笼子里的样子,让人感受到鸟儿的无助和孤独。而“月色穿来窥瘦骨”、“露华飞入戛清音”等句,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和露珠赋予了情感,更加生动地表现了鸟儿被关在笼子里的凄凉和孤独。
整首诗语言简练,富有画面感,通过对鸟儿被关在笼子里的状态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生命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