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溢中原又旱干,风尘从此浩漫漫。
东山好慰苍生望,南国那容皓发安。
要整纲常崇黼黻,还成文物萃衣冠。
圣贤事业平生志,幽乐何须恋考槃。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的《寄刘伯温宋景濂二公》的全文,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注释:

  1. 水溢中原又旱干 - 指中原地区的洪水溢出,导致干旱。暗示了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
  2. 风尘从此浩漫漫 - 形容战争或灾难后的荒凉景象,”风尘”通常用来比喻战乱,”浩漫漫”形容广阔无边。
  3. 东山好慰苍生望 - “东山”代指有才能和地位的人物(如隐士)或贤能之士,“苍生”泛指普通百姓。这句表示希望贤能之人能够安抚百姓,带来慰藉。
  4. 南国那容皓发安 - 南方国家难以容忍长者的智慧和经验,这里的“皓发”指的是年长者的头发雪白,象征着智慧和经验。
  5. 要整纲常崇黼黻 - 强调要整顿伦理道德,尊崇华丽的服饰(黼黻),黼为黑,黻为青。
  6. 还成文物萃衣冠 - 通过恢复文化传统和礼仪来聚集人才。
  7. 圣贤事业平生志 - 表明自己一生致力于圣贤的事业,表达了对高尚理想的追求。
  8. 幽乐何须恋考槃 - 指隐居的生活并不快乐,与世无争才是真乐。”考槃”是古代的一种理想境界,即在山林中过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

译文:

水灾泛滥中原又干旱,战争尘埃弥漫天地间。
东南山水美景令人赏心悦目,北方国度难以容纳白发人。
需要整理伦理道德弘扬华丽衣饰,恢复文化传统汇聚英才贤才。
一生致力于圣贤的事业怀抱壮志,隐居生活并非真正的快乐享受。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贤能人物的期望。诗中通过对比中原的水灾与南方的旱情,以及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苦难的同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秩序和文化传统的重视,认为只有通过整顿和弘扬这样的价值观念,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无奈和对世俗纷扰的厌恶,认为真正的快乐在于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一种积极思考,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要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