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垂天宇湿青苍,西走危矶是马当。
怒虎脊高生龃龉,活龙鳞动闪光芒。
三更独月开初晓,万古重关扼大荒。
应想山灵爱诗客,翠屏如削照衣裳。
马当矶
低垂天宇湿青苍,西走危矶是马当。
怒虎脊高生龃龉,活龙鳞动闪光芒。
三更独月开初晓,万古重关扼大荒。
应想山灵爱诗客,翠屏如削照衣裳。
注释:
- 马当矶:位于安徽安庆市境内长江北岸的一块巨石,形状似马,因而得名。
- 低垂天宇湿青苍,西走危矶是马当:描述马当矶在低垂的天幕下,显得湿润而苍青,其西边的悬崖峭壁如同一匹奔腾的马儿。
- 怒虎脊高生龃龉,活龙鳞动闪光芒:形容马当矶的岩石犹如猛虎般威武,尖锐的脊梁处显得格格不入;同时,江水在岩石上跳跃着,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 三更独月开初晓,万古重关扼大荒:夜深人静时,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照亮了马当矶。这是一座历经沧桑的古桥,它像一把坚固的大锁,牢牢地扼守着这片辽阔的土地。
- 应想山灵爱诗客,翠屏如削照衣裳:诗人想到山中的神灵们,一定很喜爱那些热爱诗歌的文人骚客;他们的身影仿佛被翠绿的屏风所衬托,显得更加俊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马当矶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的自然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首联“低垂天宇湿青苍,西走危矶是马当”,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马当矶所处的地势和环境。颔联“怒虎脊高生龃龉,活龙鳞动闪光芒”则用比喻的手法,将马当矶的岩石形象化为威武的虎和灵动的龙,展现出岩石的险峻和江水的灵动。颈联“三更独月开初晓,万古重关扼大荒”则进一步描绘了马当矶在深夜时分的美丽景色,以及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尾联“应想山灵爱诗客,翠屏如削照衣裳”则表达了诗人对马当矶及其周围山水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充分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