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无车马逢迎少,野色溪声一枕秋。
绕屋插笆防虎突,临池开路纵鹅游。
斫来紫竹供诗杖,候买鲜鱼唤钓舟。
尚辱天官记名姓,市朝移迹向林丘。
【注释】
偶题:偶然吟咏的诗句。地无车马逢迎少,野色溪声一枕秋。:野外没有车马往来,只有溪边水声和山色相伴我入梦。
绕屋插笆防虎突,临池开路纵鹅游。:在屋里周围插上竹篱笆防止野兽出没,在池塘边开辟道路让鹅儿畅游。
斫来紫竹供诗杖,候买鲜鱼唤钓舟。:砍来青竹做成了写诗用的拐杖,等买到新鲜的鱼再叫钓鱼的船来接我。
尚辱天官记名姓,市朝移迹向林丘。:还承蒙天官(皇帝)记住了我的姓名,把京城里的繁华移到了我居住的山林之间。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隐居期间,表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及与大自然为伍的生活情趣。
首联“地无车马逢迎少,野色溪声一枕秋。”是说在偏僻的山村中,没有车辆往来,也没有迎来送往的热闹场面,只有溪边的秋色伴着我入梦。这里以“逢迎少”三字形容山村之静,以“秋”字点明时令,渲染了一种幽静淡泊的氛围。
颔联“绕屋插笆防虎突,临池开路纵鹅游。”是写村中的生活环境。在四周用竹篱笆围上一圈,以防猛兽的侵扰,在近溪的地方开一条小路,放几条鹅在水中畅游。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山村的清幽,又表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生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颈联“斫来紫竹供诗杖,候买鲜鱼唤钓舟。”是描写诗人的日常生活。他砍来青竹做了一把拐杖,准备随时使用;还等着买条鲜鱼去钓,以便享受悠闲自在的乐趣。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惬意,也流露出他对于官场生涯的厌倦。
尾联“尚辱天官记名姓,市朝移迹向林丘。”是写诗人辞官归乡后的心境。诗人曾受到皇帝的赏识并记在名册上,现在虽然不再到朝廷里任职了,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名号和地位;而且他把京城的繁华景象移到了山林之间。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涯的留恋,而且反映了他的高洁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