伛偻提携面黑黧,如柴瘦骨强撑支。
充肠犹欲延躯命,扳上高枝剥树皮。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的重点词语来分析。

第一句“伛偻提携面黑黧”,是说那些衣衫褴褛的人,因为长期受饥挨饿,面容都变得黑黝黝的,形容他们瘦骨嶙峋的样子。第二句是说,那些受饥挨饿的人,虽然身体瘦弱,但仍然强撑着身躯,勉强维持生活。第三句是说,他们为了充饥,甚至不惜上树剥树皮吃下去。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黑暗的诗。作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描绘了农民们因遭受封建统治者的剥削、压迫而忍饥挨饿,甚至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的悲惨景象。全诗通过写农民们在苦难中挣扎求生的悲惨情形,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残酷剥削的本质。

这首诗的写法十分奇特,它没有直接写农民受冻挨饿的惨状,而是通过对农民们艰苦生活的真实描写,间接地表现农民受尽了地主阶级的折磨、压榨。这种手法,在艺术上有它的妙处。它使人更强烈地感到农民的苦难,从而激发人们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憎恨和对农民群众的同情。同时,它又把诗人对于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愤怒谴责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深沉、激愤而又委婉、深沉的感情。

第二联写农民受尽折磨后仍想挣扎生存。“犹欲延躯命”一句,既写出农民们的顽强意志,也写出农民们的悲苦处境。

第三联写农民们上树剥树皮充饥的情形。这一联写得非常形象具体。“犹欲延躯命”表明农民们在饥饿中仍想挣扎生存,“攀上高枝剥树皮”则写出农民们为生存所作出的极端努力,充分表现了农民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这首诗在结构上与《卖炭翁》有异曲同工之妙。两首诗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农民受尽折磨后仍想挣扎生存的悲惨情形。不过《卖炭翁》侧重于写卖炭人受尽折磨后仍想挣扎生存的悲惨情形。而此诗着重写农民受尽折磨后仍想挣扎生存的情景,并且还写到了农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极大的牺牲。《卖炭翁》主要通过描写卖炭人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的黑暗。而此诗则主要是通过农民受尽折磨后仍想挣扎生存的悲惨情形来揭露社会的黑暗和批判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因此,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共同点,但在表达方式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