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之阴江之滨,郡城晏然民俗淳。使符煌煌来贵臣,幕府赞画多佳宾。
君兮冰雪为精神,中原人物何彬彬。卧龙冈头月如银,清气郁蟠钟在人。
壮游燕畿登要津,声光上彻天之宸。宗祧礼制得具陈,长秋佐政功不湮。
恩袍绿映宫柳春,袖中敕旨如丝纶。上承侯伯谐同寅,所喜境内无哗嚚。
清风吹远案牍尘,芙蓉香冷波粼粼。水天红光日吐晨,乘马上府参朱轮。
茧丝岁赋五百钧,十四万石米满囷。省命督集毋扰民,屡嘉劳绩超等伦。
溪楼峰峦连翠旻,风烟侑此杯中醇。欢腾棣萼荣蓁蓁,笑看佳儿双玉麟。
忽闻书考去志伸,枣阳别野毋逡巡。愿言寿分堂上亲,愿言显要早置身,彩衣辉映金鱼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青山之阴江之滨,郡城晏然民俗淳。
    【注释】“青山”指代山峦,“阴”在这里有隐蔽之意,表示远离尘嚣。“郡城”即郡县城市,“晏然”意为平静、安宁。整句表达了作者在宁静的山水之中,感受到远离喧嚣的平和与纯朴民风。

  2. 使符煌煌来贵臣,幕府赞画多佳宾。
    【注释】“使符”可能是指使者或官印,“煌煌”形容光亮辉煌,此处比喻使者带来的荣耀或尊贵。“幕府”指的是将军府或者军事指挥部,“赞画”是参谋的意思。这句诗描述了朝廷中的官员们受到尊敬和重视,他们在幕府中发挥重要作用。

  3. 君兮冰雪为精神,中原人物何彬彬。
    【注释】“君”指代某个人,“冰雪”比喻清高纯洁,“精神”指气质、品质。“中原”泛指中国地区,“人物”指的是人物的才德。整句描绘了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中原人士。

  4. 卧龙冈头月如银,清气郁蟠钟在人。
    【注释】“卧龙冈头”是地名,可能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月如银”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皎洁。“清气”指清明之气,象征高洁,“郁蟠”意为盘绕、积聚。整句诗通过描绘月夜下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5. 壮游燕畿登要津,声光上彻天之宸。
    【注释】“壮游”意味着雄壮的游览,“燕畿”是指京城附近的地区,“要津”指重要关口或枢纽,通常指政治中心。“宸”指帝王的居所。整句描述了作者在京城附近游览并取得成就的经历。

  6. 宗祧礼制得具陈,长秋佐政功不湮。
    【注释】“宗祧”指的是宗庙和祭祀,“礼制”指礼仪制度,“长秋”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管理皇家事务。“佐政”是辅助政务的意思。整句表达了作者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并为国家大事贡献力量的功绩。

  7. 恩袍绿映宫柳春,袖中敕旨如丝纶。
    【注释】“恩袍”可能是指穿着带有皇帝恩赐的服装,“宫柳”指的是皇宫里的柳树,春天时柳树发新芽,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袖中敕旨”指手中握着皇帝的诏书或命令。“丝纶”指皇帝的御笔诏书。整句反映了作者在春天时享受皇帝恩典的景象。

  8. 上承侯伯谐同寅,所喜境内无哗嚚。
    【注释】“上承”指的是接受上位者的命令或庇护,“侯伯”指封侯拜相的高级官员,“谐同寅”意指和同僚关系融洽,“所喜”意为喜欢的事情,“境内”指国内的地区。整句表达了作者在国内享有良好声誉,与同仁和睦相处的喜悦之情。

  9. 清风吹远案牍尘,芙蓉香冷波粼粼。
    【注释】“案牍”指公文,“清风”指凉爽的风,“芙蓉”指荷花,“香冷”形容荷花散发出的香气虽淡却清雅迷人。“波粼粼”形容水面波纹闪闪发光。整句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的清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0. 水天红光日吐晨,乘马上府参朱轮。
    【注释】“水天”指广阔的水面和天空,“红光”形容朝阳的光芒,“日吐晨”指太阳从东方露出来。“朱轮”是指天子的车驾,也用来形容地位崇高或权势显赫的人物。整句描述了早晨太阳初升时的壮丽景色,以及一位高贵身份的人骑马进入府邸的情景。

  11. 茧丝岁赋五百钧,十四万石米满囷。
    【注释】“茧丝”指蚕丝,“岁赋”指的是每年征收的赋税,“五百钧”是古代计量单位,常用来描述重量,约等于三十斤。“石”是一种重量单位,十石为一石,四十石为一斗。“囷”是存放谷物的仓库。整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税收和经济状况的自豪感。

  12. 省命督集毋扰民,屡嘉劳绩超等伦。
    【注释】“省命”可能是指上级对下级的命令或委托任务,“督集”指督促集合人员或物资。“毋扰民”意指不要让百姓受到干扰或困扰,“劳绩”指功劳和成绩。“超等伦”意指超越常人的行列或标准。整句反映了作者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敬业精神和卓越成就,赢得了上级的认可和赞扬。

  13. 溪楼峰峦连翠旻,风烟侑此杯中醇。
    【注释】“溪楼”指临水的楼阁,“峰峦”指山峦重叠,“翠旻”形容山色青翠,云雾缭绕。“侑”意为相伴、增添,“酒中醇”指的是酒味纯正浓郁。整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14. 欢腾棣萼荣蓁蓁,笑看佳儿双玉麟。
    【注释】“棣萼”可能是指一种树木的花朵,形状像两片花瓣相合,这里用来比喻夫妻恩爱或兄弟和睦。“荣蓁蓁”形容茂盛繁盛的样子,“佳儿”指的是贤良的儿子或女儿,“双玉麟”指珍贵的玉石麒麟,常用来比喻有德行的子孙后代。整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家庭幸福美满和子孙昌盛的美好祝愿。

  15. 忽闻书考去志伸,枣阳别野毋逡巡。
    【注释】“忽闻”意为突然听到或得知某事,“书考”可能是指科举考试或学业考核。“去志伸”指离开的意愿得到满足或实现。“枣阳别野”可能是一个地方的名字,“毋逡巡”意为不要犹豫或徘徊。整句表达了作者听到自己的愿望得以实现的消息时的兴奋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传递出作者内心的愉悦和对和谐生活的期望。同时,诗人在作品中也表达了对忠诚、智慧和道德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和民众福祉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