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酒美燕姬歌,禁花红飘金水河。
雨香翠岛春昼暖,鱼龙陆海扬风波。
天门咫尺到不得,奈此飙摧云翼何。
时乎未至应有待,壮年不必伤蹉跎。
君看松柏成大材,历岁雪霜谁见过。
拂衣南出指归路,回首京阙山嵯峨。
日高原头红雾散,潮平沽口青铜磨。
牵船溯流狂吹逆,登车避闸飞尘多。
黄楼凭河远眺望,身如冥鸿超网罗。
客涂笑语浣羁思,词锋捷出如挥戈。
天生人才必用世,岂无文藻宣金科。
鸾台凤阁总华要,不然玉署联鸣珂。
丈夫小挫未为辱,正气耿耿非有它。
匣中古砚助神变,铜蟾饱水手屡摩。
随身亦有勋业镜,依然照我颜色酡。
与君今日动高兴,买酒共酌浇天和。

【注释】

至正戊子:元顺帝元年,公元1340年。下第:科举中试失败。南归:指从北方返回南方。与同贡:同为乡试中举的举子们。黄章仲珍、雷燧、景阳:都是作者友人。同舟:在船上共同饮酒作乐。仲珍赋诗:黄章仲珍即黄宗旦,字仲章,号东山,会稽人,有文名。时值春昼暖,雨后天气晴朗,翠岛一带花香四溢。鱼龙:这里代指南方的海潮。扬风波:波涛汹涌如怒龙腾跃。天门:天门山。咫尺:比喻很近。飙(biāo):暴风。摧云翼:云被风摧毁如同翅膀受到摧折。时乎:时机。待:等待。伤蹉跎:白白消磨时光。君看:请你看看。松柏:松树和柏树,常比喻坚贞不屈。大材:大器。雪霜:经受风吹日晒。历岁:经过一年又一年。谁见过:谁能见过?拂衣:整理衣服。南出:从南方出去。指归路:指明回家的路。回首京阙:回头看京城宫殿。嵯峨(cuōé):高峻不平的样子。日高原头红雾散:太阳升到天空高处,红雾消散。潮平沽口青铜磨:海水涨满,沽口(今属山东)一带河面平静,犹如磨石一样。青铜磨:铜制的磨石。牵船溯流狂吹逆:划船逆水而上,狂风吹来波浪翻涌。登车避闸飞尘多:登上车子躲避闸门扬起的尘土。黄楼:即黄公望的别墅,在杭州西泠桥附近。凭河远眺望:站在河边远处眺望。身如冥鸿:像一只自由自在的鸿雁。冥鸿:即“冥”,《易》卦名之一,象形。传说中能飞行于天地之间的鸟。超网罗:脱离网罗,不受束缚。客涂:旅途之中。笑语浣羁思:以欢笑驱散思乡之愁。词锋捷出如挥戈:文章写得锋利,好似挥舞长戈。天生人才必用世,岂无文藻宣金科:天生的人才一定要用于治理世事,哪里没有才华可以施展,可以宣扬国家的法制呢?鸾台凤阁:指朝廷中的官署。总华要:总揽着国家的大事。玉署联鸣珂:玉饰的官署,门前有响马疾驰的声音。丈夫小挫未为辱,正气耿耿非有它:男子汉遭受挫折并不以为耻辱,正直的精神是不会改变的。匣中古砚助神变:匣中古老的砚台,帮助作者发挥写作的神力。铜蟾(chán)饱手屡摩:铜质的蟾蜍被作者经常抚摸着玩赏。随身亦有勋业镜,依然照我颜色酡(tuó):身上佩戴的镜子也映照着自己的容颜,就像照见了自己过去的功业一般。与君今日动高兴,买酒共酌浇天和:今天与你一同高兴,买些美酒一起喝,把快乐的心情浇注在天地之间。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别之作。作者于至正戊子年科举落选后,回到故乡浙江会稽。他与好友黄章、雷燧等在江上同游,乘兴赋诗,遂写下这首诗。

诗中描写了江南春天的景色。诗人抓住春天的特征,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的江南画卷。首句“凤城”两句写江南春光明媚,百花争艳。莺歌燕舞的美景令人陶醉,春光无限好。接着三句写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春色无边。最后一句“鱼龙陆海扬风波”点题并抒发感慨。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看法。他认为,人应该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奋发向前,不应虚度光阴。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有一颗宽广的胸怀和坚定的信念,不要被外界的困难所吓倒。此外,诗中还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之情。他认为,朋友之间的友谊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去珍惜和维护。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好画面,又抒发了人生哲理和对友情的赞美之情。通过这首赠别之作,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