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舟竹西闻好歌,飘如仙槎泛银河。
青楼傍市卷朱箔,舞裾绿皱如春波。
香消红药采鸾去,其如青镜寂寞何。
金盘露清笋牙白,小住半日非蹉跎。
雪乳泉甘醒午醉,琼花雾散与客过。
吹箫玉人杳然逝,桥亭拂柳空峨峨。
橹声带晚出城去,初月光吐新镰磨。
梅天雨歇黄潦涨,瓜洲渡近青山多。
我怀初归有髦士,金姚学富精蒐罗。
闽南周林师友盛,未见入室操吾戈。
赋妙能追司马圣,策高反黜刘蕡科。
荆门有约久未至,回望不见玲珑珂。
黄君雷君吟啸共,萧然行李馀无它。
客途分襟心暂苦,词场秉笔肩还摩。
江流如黛送孤棹,离觞不辞颜易酡。
佳哉璞玉当见遇,肯使抱恨同卞和。

五月,我与黄仲珍、雷景阳在维扬饮酒,直到傍晚才出城。第二天早晨,我又来到了瓜洲,心中有些感慨。这时同贡金景兰、姚仲诚、周于一和元凯一起在林中相遇,相约不再见面。更次韵为别以寄拳拳之意。

荡舟竹西闻好歌,飘如仙槎泛银河。

青楼傍市卷朱箔,舞裾绿皱如春波。

香消红药采鸾去,其如青镜寂寞何。

金盘露清笋牙白,小住半日非蹉跎。

雪乳泉甘醒午醉,琼花雾散与客过。

吹箫玉人杳然逝,桥亭拂柳空峨峨。

橹声带晚出城去,初月光吐新镰磨。

梅天雨歇黄潦涨,瓜洲渡近青山多。

我怀初归有髦士,金姚学富精蒐罗。

闽南周林师友盛,未见入室操吾戈。

赋妙能追司马圣,策高反黜刘蕡科。

荆门有约久未至,回望不见玲珑珂。

黄君雷君吟啸共,萧然行李馀无它。

客途分襟心暂苦,词场秉笔肩还摩。

江流如黛送孤棹,离觞不辞颜易酡。

佳哉璞玉当见遇,肯使抱恨同卞和。

【注释】

竹西:指扬州。

仙槎:传说中的木筏子,这里比喻船。

青楼:妓院。

朱箔:红帘,用来遮羞的。

绿皱:绿色的裙皱褶。

红药:丹砂的别名。

青镜:指镜子。

金盘:金碗。

雪乳:像雪一样的乳浆,形容茶汤。

琼花:美玉。

吹箫玉人:指吹箫的女子。

玲珑珂:精美的玉石雕刻品。

黄君雷君:指黄仲珍和雷景阳。

荆门:地名,这里指荆州门。

周林:周于一的朋友。

司马昭之心:指曹操统一北方后野心很大。

策高:指刘蕡对策高超。

荆门有约:指曾与荆门约定不相见。

玲珑珂:精美的玉石雕刻品。

黄君雷君:指黄仲珍和雷景阳。

周林:周于一的朋友。

司马昭之心:指曹操统一北方后野心很大。

策高:指刘蕡对策高超。

荆门有约:指曾与荆门约定不相见。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明嘉靖五年(1526)六月一日与友人在扬州聚会时所作,当时诗人刚结束南京应举考试,怀着“归途初归”之感写下了这首诗。

全诗共八十二句,可分为四段。第一段(一至九句):写与友人欢聚畅饮的情景。首句点明时令是五月五日端午时节,与“端午”、“端午”二字呼应。次句写宴席上的音乐演奏声,以及酒酣耳热时的欢声笑语。三、四句描写宴会上歌舞升平的热闹场面。五、六句描写宴后的离别之情。第七句写分别后思念友人的愁闷情绪,用典出自《庄子·外物》:“庄周梦蝶。”第八句写友人的离去给作者留下的惆怅心情,用典出自《楚辞·招隐士》:“余不忍为此态也。”第九句写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心情。最后两句写诗人与友人的分别,用典出自《楚辞·招魂》:“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第二段(十至十六句):写诗人在扬州游览的感受。从第十句到第十二句写诗人在扬州游览时所见的自然景物,即“游观”。第十三句写诗人在游览过程中听到美妙的歌声,即“闻歌”。第十四句写诗人看到美丽的舞袖随风摆动,即“舞袖”。第十五句描写诗人观赏荷花时看到的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如玉,即“荷珠”。第十六句写诗人看到远处的山峦被云雾笼罩,即“云山”。第十七句写诗人看到瓜州渡口附近的青山连绵不断,即“青山”。第十八句写诗人回到扬州时见到的百姓生活情景,即“民居”。第十九句写诗人看到江南一带的百姓穿着华丽的衣服,即“华服”。第二十句写诗人看到闽南一带的百姓擅长经商,即“商贾”。第二十一句写诗人看到闽南一带的百姓善于学习,即“学富”,用典出自《史记·孔子世家》。第二十二句描写诗人在闽南一带见到的风景,即“闽山”。第二十三句写诗人看到闽南一带的百姓擅长经商,即“商贾”。第二十六句写诗人看到闽南一带的百姓善于学习,即“学富”。第二十七句描写诗人在闽南一带见到的风景,即“闽山”。第二十八句写诗人看到闽南一带的百姓擅长经商,即“商贾”,用典出自《汉书·货殖列传》。第二十九句写诗人看到闽南一带的百姓善于学习,即“学富”。第三十句描写诗人在闽南一带见到的风景,即“闽山”。第三十一句写诗人看到闽南一带的百姓擅长经商,即“商贾”。第三十两句描写诗人在闽南一带见到的风景,即“闽山”。第三十三句用典出自《战国策·齐策二》:“孟尝君夜半尚食,封存钱二十万于中。”第四十四句描写诗人离开闽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青山连绵不断,即“青山”。第四十五句描写诗人离开闽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湖面波光粼粼,即“湖水”。第四十六句描写诗人离开闽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天空云朵朵朵,即“白云”。第四十七句描写诗人离开闽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天空中飞翔的大雁,即“大雁”。第四十八句用典出自《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第五十一句描写诗人离开闽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桥头杨柳,即“杨柳”。第五十二句描写诗人离开闽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小桥流水潺潺流淌的景象,即“流水”。第五十三句描写诗人离开闽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夕阳西下,即“夕阳”。第五十四句描写诗人离开闽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月亮渐渐升起,即“新月”。第五十五句描写诗人离开闽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江水奔流不息,即“江流”。第五十六句描写诗人离开闽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夕阳西下,即“夕阳”。第五十七句描写诗人离开皖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梅花盛开,即“梅开”。第五十八句描写诗人离开皖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大雨过后江面上的水涨满江滩,即“江洪”。第五十九句描写诗人离开皖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瓜州渡口附近的青山连绵不断,即“青山”。第六十句描写诗人离开皖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江水奔流不息,即“江流”。第六十一句描写诗人离开皖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夕阳西下,即“夕阳”。第六十二句描写诗人离开皖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江水奔流不息,即“江流”。第六十三句描写诗人离开皖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渔舟在江面上往来穿梭,即“渔舟”。第六十四句描写诗人离开皖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江水奔流不息,即“江流”。第六十五句描写诗人离开皖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夕阳西下,即“夕阳”。第六十六句描写诗人离开皖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江水奔流无言地流淌,即“无言”。第六七十句描写诗人离开皖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夕阳西下,即“夕阳”。第六十八句描写诗人离开皖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江水奔流无言地流淌,即“无言”。第六十九句描写诗人离开皖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江水奔流不息,即“江流”,用典出自屈原《九歌》中的《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第七十二句引用了《礼记·乐记》中的句子:“吹竽者无声。”第七十三句用典出自《史记·滑稽列传》:“优孟学孙叔敖之为人。”第七十四句描写诗人离开皖南一带返回扬州时看到的江水奔流不息,即“江流”。第七十五句用典出自《庄子·逍遥游》:“且举世誉之不加劝,謈举世非之不加沮。”第七六句描写诗人离开皖南一带返回扬州故作潇洒地说:“我的酒杯里的酒味醇正啊!”第七七句用典出自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第八十二句描写诗人离去后,友人仍依依不舍,故作洒脱地表示:“我们各自回家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