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干宛如韦偃笔,误令工匠施刀尺。
阴森黛色千古深,仿佛霜痕半天湿。
猿鹤清音恍在庭,龙虎白骨坚如石。
从知能事不易成,画水犹云日逾十。

这首诗是诗人在画松之后,对绘画技巧的一番感慨和自我评价之词。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铁干宛如韦偃笔”
  • 译文:铁铸的树干,宛如韦偃的毛笔。
  • 注释:韦偃(593—648),唐代著名画家,尤善画竹。这里的“铁干”可能是指画作中树干的坚硬与刚直,用“韦偃笔”来形容其风格。
  • 赏析:此句通过比喻,赞美了画作中树干的质感和风格,表达了诗人对于绘画艺术的赞赏之情。
  1. “误令工匠施刀尺”
  • 译文:让工匠们用刀尺来刻画。
  • 注释:“刀尺”指的是传统的绘画工具,用于勾勒和描绘。此处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画风的批判,认为这种手法无法捕捉到自然的本质。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绘画技法的不满,认为它缺乏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1. “阴森黛色千古深”
  • 译文:树木的黑色阴影深沉如古。
  • 注释:“黛色”指树木的颜色,这里特指深绿色。“千年深”表达了时间的深远,暗示着画作中的形象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树木颜色的描绘,展现了画作的深远历史感和永恒之美。
  1. “仿佛霜痕半天湿”
  • 译文:好像清晨的霜气湿润了半边天空。
  • 注释:这里的“霜痕”可能是指画作中的某些元素或细节,给人一种清新、纯洁的感觉。“半天湿”则形容了这些元素或细节的细腻与生动。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画面中元素的描述,赋予了画作以生动的画面感和情感内涵。
  1. “猿鹤清音恍在庭”
  • 译文:画中的猿鹤声音清脆,仿佛就在庭院里。
  • 注释:这里的“猿鹤清音”可能是指画作中动物的声音,给人以宁静、和谐之感。“恍在庭”则形容这些声音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声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和谐与宁静的世界。
  1. “龙虎白骨坚如石”
  • 译文:画中的龙虎骨骼坚实如石头。
  • 注释:“龙虎”可能是指作品中的神兽形象,它们代表了力量和威严。“白骨”则可能是指它们的骨骼,象征着坚不可摧。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神兽形象和骨骼的描述,赞美了画作中的力量之美和坚韧精神。
  1. “从知能事不易成”
  • 译文:知道完成这样的作品并非易事。
  • 注释:这里的“能事”指完成一件作品的能力或技巧。“不易成”则强调了完成这幅作品的难度和挑战性。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完成画作能力的信心和自豪。
  1. “画水犹云日逾十”
  • 译文:画中的水面就像天空一样宽广,有超过十层之多。
  • 注释:这里的“画水”可能是指画作中的一部分,可能是山水画中的水体。“云日逾十”则形容了水体的辽阔与深邃,仿佛真的能看到天空和云彩。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画面中水体的描述,展现了画作的高远与深邃,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宏大的视觉冲击力。

总结:
这首诗通过八句诗,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画作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和赞美。诗人通过对树干、树木颜色、霜痕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画作的历史感、永恒之美和深邃之美;通过对猿鹤清音、龙虎白骨的形象描述,赞美了画作的力量之美和坚韧精神;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完成这件作品能力的自信和自豪。整首诗不仅赞美了画作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