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堤随步引行车,四望春光接晓沙。
细雨绿匀千亩麦,好风红展万丛花。
政疏抚字颜徒厚,兴落林庐念转赊。
何日吾民憔悴解,空惭岁月属官家。

【注释】

  1. 霁:雨后天晴。
  2. 杨春元:即杨廷鉴。门生,对老师的自称。
  3. 政疏:政事松弛,政治不严。
  4. 抚字:安抚百姓,治理地方。
  5. 兴落林庐:指山林隐居的志趣衰退。
  6. 何日吾民憔悴解?空惭岁月属官家:何时才能使人民得到解脱(摆脱困境),自己惭愧年光虚掷在官宦生涯里。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罢职闲居时所作。前二句写郊游所见之景:长堤随步引行车,四望春光接晓沙。第三、四句写郊游所见之景:细雨绿匀千亩麦,好风红展万丛花。后二句写郊游所见之景:政疏抚字颜徒厚,兴落林庐念转赊。末二句抒发感慨:何日吾民憔悴解,空惭岁月属官家。
    首联“长堤随步引行车”,写郊外景色,以“长堤”领起,写车马行走于长堤之上。“四望”二字,写出了作者的眼界之高远。“春光接晓沙”一句,既写了眼前的美景,又暗寓着作者内心的得意之情。颔联“细雨绿匀千亩麦,好风红展万丛花”,写的是细雨过后的田野景象。“细雨”点明时节,“绿匀”、“红展”则形象地描绘了细雨给麦苗带来滋润,给鲜花带来生机的景象。
    颈联“政疏抚字颜徒厚,兴落林庐念转赊”,写作者的政治抱负受挫,而寄情山水,退隐林泉。这里的“政疏”指的是政治上不再受到重视;“抚字”指的是抚恤百姓,治理国家;“颜徒厚”和“兴落林庐”都是作者自谦之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失落。
    尾联“何日吾民憔悴解,空惭岁月属官家”,则是作者发出的感慨。“何日”二字,表明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吾民憔悴”,既是对自己人民的担忧,又是对自己命运的感叹。“空惭岁月属官家”,则是作者对自己年华虚度的自责和反思。
    这首诗通过写自己在郊外游玩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政治抱负受挫、人生失意的感慨和无奈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