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相随海上州,安能一苇障颓流。
终朝鼎足能存汉,岂有遗黎可复周。
运去凤徒污闰历,时危龙亦负翔游。
空馀千古忠魂在,山自高深水自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背诵。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重点语句提取信息,概括中心意思,并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注意要言简意赅,不能离题。

(1)

“厓山吊古和石源吴博士”,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厓山祭奠古代的英杰,与石源吴博士共话。

“十万相随海上州,安能一苇障颓流”意思是:十万大军追随我到海上,怎么能用一根苇草挡住滔滔江水?

赏析:诗人面对大海,感慨万端,他想到的是“安能一苇障颓流”,而不是“安能摧大堤”。这里,诗人运用反衬手法,以“一苇障颓流”与“摧大堤”相比,突出了诗人誓死抗敌的决心。

(2)

“终朝鼎足能存汉,岂有遗黎可复周”意思是:一天之内,我们能够支撑起半壁江山,难道说没有遗民可以恢复周朝吗?

赏析:《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后,自恃强大,日夜享乐,不理国政,而伍子胥则建议夫差灭掉越国,夫差不听。三年后,越国的勾践联合吴国周边的一些国家攻打吴国。伍子胥再次劝说吴王,但吴王还是不听从。结果,越军攻破都城,杀了吴王夫差。伍子胥临死前还劝其子勿为吴王报仇,认为吴国已无救药,自己活着是多余的,不如死了好。伍子胥死后,他的门客找到楚平王,请他杀掉吴国的太子,以报杀父之仇。楚平王答应了。伍子胥的后代伍尚、伍员兄弟逃到宋国。后来他们又逃到郑国,郑定公把他们安置在寝丘(今河南禹州)。郑定公派兵送他们去晋国。晋景公对他们十分尊敬,任命他们为大夫。这就是《左传》上说的,“子胥死于楚,立于吴”。伍子胥一生忠心辅佐吴国,帮助吴王夫差打败越国。但他看到夫差荒淫失政,不听劝告,最终导致灭亡。

(3)

“运去凤徒污闰历,时危龙亦负翔游”意思是:时运已经失去,就像凤凰被玷污一样,即使像龙那样的贤者也不能再高飞远游。

赏析:这是诗人感叹自己命运的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

(4)

“空余千古忠魂在,山自高深水自悠”意思是:只有千古以来忠诚的鬼魂还在,青山仍然那么高耸入云,流水依然那么悠长不绝。

赏析:诗人以“千古忠魂”和“山”“水”相对照,表明自己虽然身遭厄运,但是忠贞的魂魄永垂不朽。

【答案】

译文:

十万大军追随我到海上,怎么可以用一根苇草来阻止滚滚的江河?

一日之内,我们能够支撑起半壁江山,难道说没有遗民可以恢复周朝吗?

时运已经失去,就像凤凰被玷污一样,即使像龙那样的贤者也不能再高飞远游。

只有千古以来忠诚的鬼魂还在,青山仍然那么高耸入云,流水依然那么悠长不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