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从世路逐飞黄,垂老投竿上野航。
半枕梦惊今日醒,一丝心恋晚江长。
荒城秋迥砧凄断,远水潮生棹渺茫。
脚底谢公何处屐,廿年犹负铁桥霜。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舫将成拟游罗浮钓嬴海用韵预告同志”,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中主要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最后在答题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小舫将成拟游罗浮钓赢海用韵预告同志:
早从世路逐飞黄,垂老投竿上野航。
半枕梦惊今日醒,一丝心恋晚江长。
荒城秋迥砧凄断,远水潮生棹渺茫。
脚底谢公何处屐,廿年犹负铁桥霜。
【译文】
早年我追随世俗追逐骏马飞奔,如今垂垂老矣却只能摇着桨只随野舟。
半夜醒来梦中听到秋砧的哀怨之声使我惊醒,心中思念着江南的江河水波悠长无边无际。
荒凉的古城远远传来秋风中悲切的砧声,浩阔的江面上潮水上涨船儿也显得更加迷茫。
脚下的鞋子已经没有昔日谢安那种高傲的神态,二十年来还像当年一样辜负了谢安所乘的铁桥上的霜。
【注释】
①“飞黄”:骏马名,此处借指世俗之路。
②“垂老”:指人已到晚年。③“投竿”:抛掷钓竿。④“野航”:野地中的小船。⑤“晚江”:傍晚时分的江面。⑥“荒城”:荒凉的城池。⑦“赢”:古地名。⑧“凄断”:悲切断然。⑨“缈茫”:飘渺不定的样子。⑩“谢公”:指南朝宋谢灵运,他曾为永嘉守郡,有“山阴道上行,目不暇接”的佳句。⑪“铁桥霜”:即谢公山,又名铁锁山,位于今浙江温州市东南海岸。
赏析:
这首词是辛派词人陈亮(字沧洲)于淳熙八年(1179)初任福建转运史时写的一首词。作者此时正当壮年,但仕途坎坷、报国无门,内心抑郁不平。他通过描写自己孤寂无聊的生活和心境,表达了对南宋统治集团的不满和抗议,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
上片开头两句说:“早从世路逐飞黄,垂老投竿上野航。”这是说自己年轻时就投身仕途,追随世俗之途,而到了晚年,只得投竿自适、泛游湖上。这里运用典故,“飞黄”即指骏马,喻指仕途;“投竿”指弃官归隐。这两句表明词人对官场生活已厌倦至极,只好以隐居来排遣郁闷之情。
下片三句“半枕梦惊今日醒,一丝心恋晚江长”写词人入梦前的心情,梦中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江水在潺潺流淌,直到天明才惊醒。这两句描绘出词人在梦中所见的江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寂之感和对家乡的思念。
过片后三句“荒城秋迥砧凄断,远水潮生棹渺茫”则具体描述了词人的梦境内容。“荒城”、“秋迥”、“砧”、“凄断”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孤独寂寞之情。而“远水潮生棹渺茫”更增添了一种空灵之感,使人感觉到词人内心的无奈与彷徨。
下片结尾三句“谢公何处屐?廿年犹负铁桥霜”更是点明了词人的身份和感慨。谢公即谢灵运,他是南朝著名诗人、文学家,也是一位政治家。他的诗赋多有佳作,但在仕途上也曾有过挫折和不顺之处。这里借用这一典故,表达了词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以及对自己政治生涯的无奈感。同时,这也暗示了词人对于自己政治生涯的不满和抗议之意。
这首词通过对词人梦境的描绘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达了他对南宋统治集团的不满和抗议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