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芙蓉忆往年,少陵诗律笑谈边。
人间尘障谁真见,世外禅空是妙缘。
休说重城能蹙地,独欣小洞有馀天。
新诗可赋将来景,数点梅花未腊前。
【注释】
载:犹言“有”。筑:指修建。省:指省视、察看。土夫:泛指工匠。障:障碍。禅(chán):禅定,这里指佛教禅宗修行的境界。妙缘:好的缘分。重城:高大的城墙。蹙:迫近。数点梅花:几点梅花。腊(là)前:农历十二月,称腊月。
【译文】
眼前满目芙蓉花,怀念去年的景色,少陵诗法笑谈间。
世间尘俗谁人能真正看清,世外禅境是难得的良缘。
不要说高高的城墙能够压住地面,只喜欢小洞天有广阔的天空。
新诗可赋将来的风景,几朵梅花尚未到腊月。
【赏析】
《和答李德裕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当时诗人在长安任职左拾遗,与李德裕同朝共事。此诗首联写景,颔联议论,颈联写意,尾联抒情,全诗结构严谨,章法谨严而又不失灵动飘逸。
起笔“邑城载筑省士夫”二句,写诗人在长安所见之景。诗人目睹长安城的壮丽建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这两句中,“载”、“省”,都是动词,“士夫”指的是那些为官的文人。“恐妨”、“笑谈边”三字则表明了诗人对这种局面的看法。他认为,长安城的建造虽然雄伟壮观,但未免有些过于繁复,甚至有些妨碍风景之美。他以一种轻松幽默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局面的看法。
“人间尘障谁真见”一句,转入了对尘世的批判。诗人认为,人们常常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难以看到真正的美好事物。他以禅宗的修行境界作比,认为只有在远离尘世、超脱物欲的境界之中,才能真正地看到世间的美好。
“世外禅空是妙缘”一句,则是对上一句的进一步阐释。他在这里强调,只有像禅宗修行者那样,才能领悟到真正的人生意义。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对于尘世的超然物外。
诗人又回到了对长安城的描写。他指出,尽管长安城的建造令人赞叹不已,但它并不能改变城市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例如,高高的城墙使得城市显得更加拥挤,而狭窄的道路也使得城市的交通变得更加困难。这些都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休说重城能蹙地”一句,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即使是高大的城墙也无法阻挡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相反,他更喜欢小洞天那种宽敞明亮的环境。这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从而获得心灵的宁静和愉悦。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城的描绘以及对尘世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独特见解。他既看到了城市建筑带来的便利和繁荣,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使他成为唐代诗歌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