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殽桂醴焚纸钱,年年寒食墓门烟。
【注释】
- 蕙:指香花,泛指芳香的花草。
- 殽:通“崤”,山名,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
- 桂:桂花。
- 醴:甜酒。这里用作祭品。
- 焚:焚烧。
- 纸钱(zhǐqiān):用楮(chǔ)皮做的冥币。
-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 墓门烟:墓穴门前的炊烟。
【赏析】
此诗首句以写春意盎然的景象起兴,接着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最后两句,又回到眼前,抒发了对生死离别的感慨。全诗语言平易,情真意切,富有感染力。
蕙殽桂醴焚纸钱,年年寒食墓门烟。
【注释】
【注释】 1. 消大暑:消除大暑。 2. 长日坐高林:漫长的夏日,坐在高高的树林中。 3. 路断千峰合:路断了,山峰重合在一起。 4. 天垂万木阴:天空低垂在万木之上,形成树荫。 5. 偶然成客梦:偶然间做了一场客居异乡的梦。 6. 一半是乡心:一半是思乡之情。 7. 得句无人赏:得到佳句没有人赏识。 8. 年来欲废吟:近来想要停止写诗。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怀人的诗,诗人以松风、长日、高林
诗句: 信是归来好,江东旧布衣。池成蛙自聚,金尽客应稀。家以栽花冗,身因食蕨肥。野鸥飞不去,吾性本忘机。 1. 诗意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乡后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首句“信是归来好”,表达了诗人对回归故乡的满足与喜悦,认为归家是最好的选择。接下来的“池成蛙自聚”则描绘了家乡池塘中青蛙聚集的景象,反映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田园生活。而“金尽客应稀”则揭示了随着财富的减少,旧时的朋友也逐渐疏远
【注释】 真如寺:位于江西宜黄县西四十里。 山深入萧飒:萧飒,风吹树木的声音。 僧老见醇庞:僧人老了,面貌慈祥。 日月销金碧:形容寺庙装饰华丽。 松萝偃绣幢:松树和柏树枝条垂下来,像锦绣制成的旗帜。 乳泉寒汲井:泉水清凉如乳白色。 宿雾白浮窗:云雾缭绕,如同白色的窗帘飘浮在窗户上。 一自脩禅观:自从开始修行禅宗。 雄心日转降:修行之后,人的雄心壮志渐渐消失。 【赏析】 此诗为题咏真如寺的绝句
注释: - 送张君明入楚:送你去楚国。 - 楚国亦千里:楚国也是辽阔的国土。 - 君行入郢烟:你将要进入楚国的都城,那里的烟云缭绕。 - 僧庐衡岳雨:僧人在衡山的寺院中,被一场大雨淋湿。 - 骚客洞庭船:诗人在洞庭湖上游览,被一场大雨淋湿。 - 雁气初沈日:大雁在天空中飞行,渐渐降落到了地面。 - 鸥容尽写天:鸥鸟在天空中飞翔,把天空的美丽景色写了下来。 - 江蓠应可撷:江蓠是一种植物
【注释】 凫园 其二:即《凫园二首》,作者自序云:“余有凫园,与二三同志,相与游观。作《凫园》二首,以志其趣。” 自知官况薄:自己知道官位低微,没有什么作为。官况薄,官职卑微。 何以鬓毛斑:用什么来修饰自己的头发呢?鬓毛斑,指年岁已高。 才退名兼损:才退了名也就跟着受损。 家贫身转闲:家境贫穷,生活闲散。 禁方留石室:监狱里留下石室的禁令。 副本托名山:把罪案的副本交给有名的山岳。
罗汉松 何年苍叟住禅林,百尺婆娑万壑阴。 四果总来成佛印,一官应不受秦侵。 灵根岁月跏趺久,老干风霜面壁深。 谡谡回飙响空谷,犹闻清夜海潮音。 1. 诗句解释与赏析 - 何年苍叟住禅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年迈僧人的赞美。苍叟指的是年老的人,而“住禅林”表明他在山林中修行,体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虔诚追求。 - 百尺婆娑万壑阴:这里的“婆娑”形容罗汉松枝叶繁茂、姿态优美
【注释】 结屋:建房子。傍:靠。 汉鸡犬:汉代的鸡犬,指汉朝的官吏。因汉朝在位时间长,故称。 晋桑麻:晋代人种的桑树和麻。 但使心无累:只要心里没有牵挂。 宁忧生有涯:哪里去忧虑人生有限。 游仙事:追求成仙之事。非诞:不是荒诞不经的事。 真见枣如瓜:真实地看见枣和瓜一样多。 【赏析】 《再送龙君起》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的劝勉之辞。首联写诗人与友人同住山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隐居的生活
这首诗的注释是: 风急高天迥:风势猛烈,高远的天空显得更加空旷。 孤亭落日闲:孤单的亭子在落日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悠闲。 松声疑卷壑:松树的声响仿佛是山沟里的回音,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山中。 云气欲沈山:云雾缭绕,仿佛要沉没于山中,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古佛疏藤合,层城独鹤还:古老的佛像和稀疏的藤蔓相互依偎,而孤独的鹤在城市的高处飞翔。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与人造建筑之间的对比
春日怀桃花别业 缓步踏江村,沙晴晚日暄。 偶然逢野老,相送出柴门。 注释:春天里在桃花别业散步,漫步到小村庄,沙滩上的沙子在阳光下变得温暖,晚霞映照下阳光灿烂。偶尔遇到一位乡下老人,我和他一起走出家门。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桃花别业的春日散步情景,表现了他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受。首二句描写了春日里的宁静美好,第三、四两句描述了与乡野之人的相遇和离别,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归家后,在黄昏时分
独爱无人处,幽栖不用名。 竹鸡啼午寂,松鼠落枝轻。 芳草初平路,春溪欲上城。 萧然吾亦得,扰扰自劳生。 注释: - 独爱:非常喜欢 - 无人处:没有人的地方 - 幽栖不用名:在无人的地方隐居,不必用名字来标榜 - 竹鸡啼:竹鸡鸣叫 - 午寂:中午的寂静 - 松鼠落枝轻:松鼠落在树枝上的声音轻快 - 芳草初平路:芳草刚刚铺满的道路 - 春溪欲上城:春日的溪水即将流到城墙之上 - 萧然
《刘御史歌》 丞相怒,烈士戍。 - “丞相”:指汉宣帝时期的丞相魏相,因直言进谏而获罪,被贬为“吏士”。 - “烈士”:指被征召入伍的男子,通常指忠诚于朝廷的将士。 - “戍”:驻守边疆的军事任务。 - 注释:因为丞相的责难,忠贞之士被迫出征边疆。 骢马来,烈士灾。 - “骢马”:一种骏马,常用来形容忠诚勇猛的将士。 - “烈士灾”:指忠贞将士遭遇不幸或灾难。 - 注释
注释: - 沛县登歌风台吊汉高祖:在沛县的歌风台上悼念汉高祖。 - 遥望芒石易:远远望去是石头山(芒石山),也就是今天的芒砀山。 - 郁乎高丘:郁郁葱葱的高山。 - 青天不动黄河流:天空如青绿色,大河如黄水流动。 - 大雪垂垂幕其上:大雪纷纷落下覆盖在上面。 - 龙蛇虎豹纷蚩尤:龙、蛇、虎、豹等各种野兽在山上奔跑。 - 千秋万岁后:永远长存,万代以后。 - 魂气当来游:灵魂和精神应该来此游览。
这首诗是一首吊古伤今之作。诗人在登临彭城汉帝宫的风台时,面对眼前荒凉的景象,不禁发出对昔日英雄的感慨。下面是对诗中各句的详细释义: - 第一段描述了汉高祖刘邦的功绩和他在彭城的故居。 - “山川峭拔风土雄”描绘了彭城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 “三月驱车犹烈风,高天卷沙白日蒙”展现了春风吹动时的壮观景象。 - “牛羊散野城郭空,我来不见隆准公
这是一首描写青溪道士的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恶。 “青溪道士餐白石,扫地焚香坐空碧。”描绘了青溪道士的生活状态,他以白石为食,以焚香为乐,坐在空旷的地方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里的“空碧”指的是空旷、清幽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月映蒹葭秋水宽,雪覆栟榈暮云圻。”描述了夜晚的场景,月亮映照在蒹葭上,使得秋水显得更加宽广;白雪覆盖在栟榈上,使得暮云显得更加壮丽。这里的“晞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送友人》。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青溪道士吟留别京邑诸游好:青溪道士,指的是隐居在青溪的道士,他的诗作中流露出深深的离别之情。吟留别,意味着他们在京城告别时,留下了自己的诗句。京邑,是指京城,这里泛指繁华的都市。 谓奏相如琴,未灭淳于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就像司马相如一样弹奏着琴,但是没有达到淳于棼的水平。司马相如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
注释:青溪道士吟咏留别在京城的好友。故人他日如果来相访,桃花盛开的地方在哪里寻找?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首句“青溪道士吟留别京邑诸游好”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和背景,青溪道士在京城告别了众多的朋友。次句“故人他日如相访,万树桃花何处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相见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遗憾之情。最后一句“万树桃花何处寻”则是一种反问,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担忧和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