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家竹埤远近诃,沽酒树下对渔蓑。
觉坐班荆市井隔,闻歌子夜离违多。
书札昔负几回约,旆旌今能千里过。
褰帏散帙喜不寐,月白纷纷悬薜萝。

【注释】

庄家:隐士。竹埤:竹林里的小土坡,指隐居的地方。远近诃:远近闻名。沽酒树下:在竹林下摆摊卖酒。对渔蓑:和渔夫一起坐在树荫下的竹席上。觉坐班荆市井隔:觉得坐在一起好像隔着一个集市一样。子夜:古代计时法,一夜分为五更,一更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离违:离别。几回约:几次约定。旆旌(pèi jīng)今能千里过:如今却能跨越千里来到。褰帏(qī wéi)散帙(zhì):掀起帐帘,展开书卷。喜不寐:高兴得睡不着觉。月白纷纷悬薜萝(bì lòu):月光皎洁,照在青蔓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影子。薛萝:指薜荔,一种常青藤本植物,古人常用来作装饰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期间,与远来的友人相会时所作。诗人通过描写自己隐居生活的清静、雅致,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优美深远。

第一句“庄家竹埤远近诃”,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隐居的地点——一个远离喧嚣、宁静优美的竹林小土坡。这里,竹影婆娑,鸟语花香,为诗人提供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理想环境。这一句既点明了自己的隐居之地,又为下文的相聚营造了一个美好的氛围。

第二句“沽酒树下对渔蓑”,诗人继续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他们坐在树下,一边品鉴佳酿,一边欣赏着渔者忙碌的身影。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又反映了他们的闲适生活。

第三句“觉坐班荆市井隔”突然转入正题,诗人感叹自己与友人相聚时的心境之不同。他们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纷扰,只有彼此的心灵在相互碰撞。这一变化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第四句“闻歌子夜离违多”,诗人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友人身上。他们在深夜里聆听着歌声,感受着离别的哀愁。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又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五句“书札昔负几回约”,诗人回忆了过去与友人间的书信往来。他们曾无数次地约定相聚,然而时光荏苒,如今只能遥望明月,期盼重逢。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又揭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第六句“旆旌今能千里过”,诗人描绘了朋友的到来。他们跨越千山万水而来,带来了远方的消息和关怀。这一句既赞美了友人的坚韧和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到来的喜悦之情。

第七句“褰帏散帙喜不慠”,诗人终于见到了久别的好友。他们解开帷帐,展开书卷,尽情地享受着这份难得的相聚之乐。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氛围,又反映了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

最后一句“月白纷纷悬薜萝”,诗人以景结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月光洒在青蔓上,形成了一片片斑驳的影子,宛如仙境一般美丽迷人。这一句既为全诗增添了一份浪漫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