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径秋风动药栏,菊花何事故开难。
不缘九日频催句,那得诗人会扫坛。
睡鸭吐烟浮小篆,飞鸿排阵破轻寒。
山斋酒熟长宜醉,莫把茱萸着意看。

【解析】

这是一首重阳节的应节诗。黄臞,即黄鲁直,谭天池是他的字。

首联“满径秋风动药栏,菊花何事故开难。”是说秋风吹动了菊花圃里菊花盛开的药栏。“满径”是说菊花圃的药栏长满了花。“动”,使动用法,使……动起来。“菊”指菊花。“药栏”是药圃,这里借指菊花圃。此联大意是说:秋风吹动着药圃里的菊花圃,菊花为什么偏偏难以在重阳节开放呢?作者以反问的语气写出了对秋天菊花开放的期待,并引出下文。

颔联“不缘九日频催句,那得诗人会扫坛。”是说没有重阳节频频催诗,就没有诗人聚会打扫药坛的机会。“九日”指的是重阳节。“催”是催促、敦促的意思。“诗人”指文人雅士。“扫坛”指扫除药坛。“频催句”意谓频频催促写诗。“那得”即哪能、何能。“扫坛”是古代一种祭祀仪式,把坛上的蒿艾、香草等扫出供神用。此联大意是说:如果没有重阳节频频催诗,哪能有文人雅士聚在一起打扫药坛的机会呢?

颈联“睡鸭吐烟浮小篆,飞鸿排阵破轻寒。”是说睡着的鸭子吐出的烟雾像篆书一样飘散开来,大雁排成阵势冲破轻薄的寒风。“睡鸭”即睡着的鸭子。“吐烟”指吐气。“小篆”指篆文。“飞鸿”即大雁。“排阵”意为摆阵。“破”意为冲破、打破。“轻寒”指轻薄的寒风。此联大意是说:睡着的鸭子吐出的烟雾就像篆书一样飘散开来,大雁排成阵势冲破轻薄的寒风。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也暗寓了诗人对时事的忧虑和无奈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

尾联“山斋酒熟长宜醉,莫把茱萸着意看。”“山斋”即山中茅屋,“酒熟”指家中酿好的美酒已好。“茱萸”即一种植物,其果实可入药,古人认为佩戴它可以避邪。此联大意是说:山中茅屋酿好的酒已经很好了,就应当尽情地喝个烂醉,千万不要刻意去观赏茱萸。“长宜醉”是说应当尽情地喝酒。“着意看”是说刻意地去观赏。此联大意是说:山中茅屋酿好的酒已经很好了,就应当尽情地喝酒,千万不要刻意去观赏茱萸。这两句是劝慰友人的话,意思是:你就不要刻意地去观赏茱萸了,家中的美酒已经酿造好了,就该痛痛快快地喝个烂醉了。

【赏析】

这首《重阳词》,是黄鲁直与谭天池两位文人雅士重阳佳节的一次相聚之宴所作,抒发了他们淡泊名利、志趣高雅的情感。全词以菊花为线索,通过写重阳佳节菊花盛开的景象和诗人饮酒作乐的情景,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志趣高雅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上阕写菊花盛开的景象。首句起兴,写菊花圃里菊花盛开。次句点题,指出菊花为何难在重阳节开放,是因为重阳节频频催诗。第三句写诗人聚集一起扫坛的情形,暗示了重阳节聚会扫坛的原因。第四句写诗人聚会的场景和气氛。最后一句以反问的语气写出了对秋天菊花开放的期待。

下阕写饮酒作乐的情形。首句写梦中的意境,梦中睡着的鸭子吐出的烟雾像篆书一样飘散开来,大雁排成阵势冲破轻薄的寒风。第二句写诗人聚会时的情态,他们一边喝着美酒一边吟诵诗词。第三句写宴会结束的情景,山中茅屋酿好的酒已经很好了,就应当尽情地喝个烂醉。最后一联写劝慰友人的话,意思是:你就不要刻意地去观赏茱萸了,家中的美酒已经酿造好了,就该痛痛快快地喝个烂醉了。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高远、情感丰富、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