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云爽气满高台,碧瓦雕阑接上台。
却喜当筵闻玉磬,不妨竟日覆金杯。
垂杨宛转莺初语,细草留连骑欲回。
万里烽烟怜小阮,可无佳兴拟重来。

与复侄锦衣赴宴天坛乐观晴空万里,爽气满堂,高台上碧瓦雕栏相接。

却喜在宴会上听到玉磬的清脆声音,不妨整天沉醉于金杯之中。

垂杨宛转,黄莺初语;细草留连,绿骑欲回。

万里烽烟中,小阮怜你如此孤独,可有佳兴想重来此地?

注释:

  1. 复侄:侄子,此处指诗人自己的侄子。
  2. 天坛:古代皇帝祭天求雨的处所,此泛指皇家园林。
  3. 霁:雨过天晴。
  4. 台:高处。
  5. 碧瓦:青绿色瓦片。
  6. 雕阑:雕刻花纹的栏杆。
  7. 当筵:在座的宾客之中。
  8. 玉磬:古乐器,用玉制,形如钟,击之清越有声。
  9. 覆金杯:把美酒倾注到酒杯中,以助饮酒兴。
  10. 垂杨:杨柳,柳树。
  11. 宛转:柔婉的样子。
  12. 莺初语:黄莺刚刚开口唱歌。
  13. 细草:嫩绿的小草。
  14. 留连:徘徊留恋。
  15. 小阮:此处借指年轻的诗人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京城春日宴乐的诗,通过宴乐的场景,反映了盛世的繁荣景象。
    第一句“晴空万里,爽气满堂,高台上碧瓦雕栏相接。”描绘出晴朗的天空和宽阔的庭院,碧绿的瓦片和精美的雕栏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好的画面。
    第二句“却喜在宴会上听到玉磬的清脆声音,不妨整天沉醉于金杯之中。”则转入宴会的细节,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喜爱,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豪饮的风采。
    第三、四句“垂杨宛转,黄莺初语;细草留连,绿骑欲回。”则是对宴会环境的进一步描绘,垂柳随风摇曳,黄莺鸣叫,绿草铺陈,绿马欲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热闹的氛围。
    最后两句“万里烽烟中,小阮怜你如此孤独,可有佳兴想重来此地?”则将视角拉回到诗人自身,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宴乐场景的描绘,展现了盛世的繁华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