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峰前踯躅红,何人蝉蜕此岩中。
劫灰台上一怀古,回望长吟天地空。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诗句分析即可。“白鹤峰前踯躅红”意思是说在白鹤峰前徘徊,红色的花瓣落满了地。“何人蝉蜕此岩中”意思是问:是谁在这山岩之中,像蝉那样脱去了外壳?“劫灰台上一怀古”意思是说在残破的台榭之上,我满怀感慨地追忆往事。“回望长吟天地空”意思是说回首四顾,天地之间只有一片空虚。赏析: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人登上幻化岩,眼前是满山的红叶。诗人不禁发出疑问:是谁在这里蝉蜕了?诗人又感叹道:这残破的台榭,让人怀念起过去的盛世。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山巅回望,只见空旷无际,于是诗人长吟一声,感叹天地之间的空旷和历史的变迁。
【答案】
示例:这首诗是唐代李商隐的作品。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他一生坎坷,仕途不济,对现实政治极为不满,常以诗寄寓愤慨。他的诗构思新巧,善于用典,语言精练,富有韵味。《游幻化岩》是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首两句写诗人登山所见:白鹤峰上红叶纷飘,山间岩石苍翠欲滴,令人神往。而那残败的台榭,更使人感到岁月沧桑,人事已非。三、四两句写诗人登高远望:面对辽阔的天空,诗人不禁发出“谁人于此蝉蜕”?的感叹。这里,诗人以蝉蜕自喻,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山顶上的感慨:回首四顾,但见天地之间只有一片虚无,于是诗人长吟一声:“天地一何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