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妆出采芳,零露湿罗裳。
种徙山中品,熏传海外方。
抱筐归蕙径,焚鼎荐兰堂。
未足娱君寝,西施体自香。
诗句解析与赏析:
采香径: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采摘香气四溢的花卉的画面。”采芳”指的是采集花朵,这里的“芳”指的是花香;”晨妆”则是指早晨化妆,这里可能暗示着采摘的时间是在早晨。
零露湿罗裳:这句描绘的是采摘后衣物被露水打湿的情景,”罗裳”是一种质地轻薄、有花纹的衣物,”零露湿”形象地描述了露水落在衣物上的样子。
种徙山中品,熏传海外方:这两句可能是描述种植和制作香料的过程。”种徙”指的是种植,”山中品”可能是指在山中进行筛选;”熏传”则是将香料通过烟熏的方式传播。这两句诗展现了从种植到制作再到传递的完整过程。
抱筐归蕙径,焚鼎荐兰堂:这两句可能是对采摘后的处理和使用的描写。”抱筐”指的是抱着采摘的花卉回家,”蕙径”可能是指经过的小路或路径,而”焚鼎”则是指使用鼎来烹饪或煮制,”荐兰堂”则是说在兰花厅堂里摆放或享用这些花卉。
未足娱君寝,西施体自香:最后一句可能是对最终结果的评价,即这些采摘的花卉虽然已经足够供人欣赏,但仍然不足以让人完全满足。”西施体自香”则可能是用来形容这些花卉的美丽,如同古代美女西施一样,具有天然的美。
译文:
清晨出门去采摘芬芳的花,露珠打湿了我的衣裳。
我在这里种植并精心挑选香料,它的味道传播到了远方。
我抱着花篮走回那片花草的小路,用炉子煮着香料来祭奠我的家堂。
这些还不足以让人满足,但我的美貌如西施般自然散发芳香。
这首诗通过对采摘、制作、传播和使用花卉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