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不恋上将军,一舸归游笠泽云。
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更迷君。

《姑苏杂咏 三高祠三首 范蠡》是明代著名诗人高启所作,诗中描绘了范蠡功成身退后归隐的生活状态。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功成不恋上将军
  • 功成身退:这里指范蠡在取得巨大成功后选择不再追求高位,而是选择了退隐。
  • 不恋上将军:表明范蠡对于权力的放弃和追求内心的平静,不留恋过去的荣耀。
  1. 一舸归游笠泽云
  • 一舸归游:用“一舸”比喻小船,形象地描绘了范蠡乘坐小船归隐的情景。
  • 笠泽云:笠泽是地名,这里指代范蠡隐居的地方。云,形容其归隐之地如仙境般美丽。
  1. 载去西施岂无意
  • 载去:意味着带着、带去,这里指范蠡带着西施一起归隐。
  •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传说范蠡曾帮助勾践灭国,自己则带着西施泛舟五湖。
  • 岂无意:表达出一种对过去辉煌生活的回忆和感慨,但并不留恋,内心无欲无求。
  1. 恐留倾国更迷君
  • 倾国:形容美女西施的美足以倾倒国家,这里用来比喻范蠡的美足以迷倒君主。
  • 更迷君:暗示如果留在君王身边,可能还会继续迷惑君主。
  1. 赏析
  • 主题:此诗以范蠡的功成名就与归隐为主题,展现了他对于权势的淡薄和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
  • 艺术特色:通过对范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功名看破的情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如笠泽云、西施)也富有诗意,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高启对名利看淡、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考。它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颂,也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