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何为者,朝曦属夕阴。
六经疑处破,一气静中深。
宵汉孤县榻,乾坤壮盍簪。
五湖秋色满,相守岁寒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表达了作者在秋日静坐时的所思所想。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兀兀何为者,朝曦属夕阴。
兀兀:形容人孤独、无依的样子。何为者:为何而如此?朝曦:早晨的阳光。属:属于。夕阴:傍晚的阴云。
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孤独地坐着,看着朝阳逐渐落下,直到傍晚的阴云出现。这里的“兀兀何为者”表达了作者对孤独的思考和感受。六经疑处破,一气静中深。
六经:指儒家的经典著作,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疑处破:《易经》中的很多内容都是象征性的,需要读者自己去解读。一气:道家所说的宇宙间的生命之气。静中深:在静寂的氛围中,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深处。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通过研读儒家经典,对其中的象征性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宵汉孤县榻,乾坤壮盍簪。
宵汉:指夜晚的天空。孤县榻:指孤独地坐在县衙的台阶上。乾坤:天地,泛指整个宇宙。盍簪(gé zhān):盍,古同“合”,意思是何不,怎么。簪,古代用来固定头发的器具。
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孤独地坐在县衙的台阶上,感叹天地之大,人生之渺小。五湖秋色满,相守岁寒心。
五湖:指太湖、洞庭湖等五个湖泊。秋色满:秋天的色彩充满了这些湖泊。岁寒心:岁月的变迁,不变的是对朋友的忠诚之心。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秋天欣赏美景时,想起了自己的朋友,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