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儒穷理最为先,理彻心空不入禅。
穷是十分到底处,理须一物不容前。
六经尽向躬行譣,一字不从文义牵。
自有豁然通贯日,方知日用是真元。
戊午吟
吾儒穷理最为先,理彻心空不入禅。
穷是十分到底处,理须一物不容前。
六经尽向躬行譣,一字不从文义牵。
自有豁然通贯日,方知日用是真元。
注释与赏析:
吾儒穷理最为先:儒家追求通过穷尽事物之理,达到对事物的透彻理解。这里的“穷”指的是深入探究、彻底理解的意思,“理”则是指事物的规律或道理。这句话强调了儒家学者在探求真理时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入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理彻心空不入禅:通过对事物的深入了解,可以使内心变得清澈透明,不再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禅宗强调超脱尘世的烦恼和执念,追求心灵的解脱和平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和内心清净的坚定信念。
穷是十分到底处,理须一物不容前:穷尽一切可能的事物之理,意味着要全面掌握事物的规律和本质。这里所说的“十分”指的是完全、彻底的意味,“到底处”则是指事物的核心或根本之处。而“理须一物不容前”则是指在探求事物之理时,不能有任何偏见或局限性,必须做到公正无私,不受任何外界干扰。
六经尽向躬行譣,一字不从文义牵:这里的“六经”指儒家的经典著作,包括《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部经典。诗人认为这些经典的价值在于其实践性和实用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上的理解。他还强调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经典时,不能被文字的表面意思所迷惑,而是要深入到经典的内在精神和实质内容中去理解。
自有豁然通贯日,方知日用是真元:这里的“豁然通贯日”意味着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逐渐领悟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够洞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而“日用是真元”则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能够感受到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内在的规律,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其实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价值。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真实价值的肯定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