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同生形不同,犬羊人性岂相通。
因观物性明人道,始信人伦是圣功。
仁义非于明察外,愚蒙偏蔽事为中。
虽云此理几希甚,两字金针是反躬。
戊午吟
万物同生形不同,犬羊人性岂相通。
因观物性明人道,始信人伦是圣功。
仁义非于明察外,愚蒙偏蔽事为中。
虽云此理几希甚,两字金针是反躬。
注释:
- 戊午吟:这是一首五言诗,以“戊午”作为诗歌的标题。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 万物同生形不同:这句话的意思是,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是从同一个生命源泉中诞生出来的,但是由于环境、条件、生存方式的不同,它们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形态。这里强调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犬羊人性岂相通:这句话的意思是,狗和羊这种动物与人类相比,虽然都是生物,但是它们的本性并不相通。这里的“犬羊”指的是狗和羊,而“人性”则指的是人类的本性。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观点,即动物和人类之间存在本质的差异。
- 因观物性明人道: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道理。这里的“物性”指的是自然界的事物的特性,“人道”则是指人类社会的规律。这句话强调了观察世界的重要性。
- 始信人伦是圣功:这句话的意思是,终于相信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是圣人的伟大成就。这里的“人伦”指的是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圣功”则是指圣人的功绩。这句话表达了对人类社会道德伦理的认同和尊重。
- 仁义非于明察外: 这句话的意思是,仁义不是仅仅通过观察就能明白,它需要通过实践和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这里的“仁义”指的是儒家的道德观念,而“明察”则是指智慧和洞察力。这句话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质疑。
- 愚蒙偏蔽事为中:这句话的意思是,愚昧和蒙昧的人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这里的“愚蒙”指的是愚昧无知的人,“事为中”则是指事物的本质所在。这句话表达了对愚昧无知人群的同情和理解。
- 虽云此理几希甚: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这个道理非常微妙且难以理解,但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和体会,就一定能够领悟其中的真谛。这里的“此理”指的是这个深刻的道理,而“几希甚”则是形容这个道理非常微妙且难以理解。这句话表达了对深刻道理的珍视和追求。
- 两字金针是反躬: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我们用心反躬自省,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的“两字金针”指的是两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而“反躬”则是指反观自己的内心。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自我反省和自我修正的观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无论多么微小的道理,只要用心去思考和体会,都能够领悟其中的智慧和真理。诗人通过对比不同的生物和人类社会,表达了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质疑,展现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反思。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愚昧无知人群的同情和理解,以及对自我反省和自我修正观念的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富有哲理,又充满了人文关怀,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