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载无形触目真,羲皇两画写其神。
六爻虽列上中下,一物彊分天地人。
读去还知非汝密,悟来方始是家珍。
试看爪发生生处,何但枝头可覛春。
戊午吟
天载无形触目真,羲皇两画写其神。
六爻虽列上中下,一物彊分天地人。
读去还知非汝密,悟来方始是家珍。
试看爪发生生处,何但枝头可覛春。
注释:
- 天载无形:天空没有形状,无法被触摸到,只能通过观察来理解它的本质。
- 羲皇:指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他们是中国传说中创造八卦的两位先祖。
- 两画:指的是《周易》中的卦象,每卦由两个爻构成,代表阴阳两种对立的力量或状态。
- 六爻:八卦的变体,每卦有六个爻,分别对应不同的变化状态。
- 上中下:在《周易》的六十四卦中,每个卦都有三个爻,分别表示阳、阴和中立状态,合起来就是上、中、下三爻,分别对应事物的不同层面。
- 一物强分:形容事物之间的区别和界限非常清晰。
- 汝密:指你自己的智慧或秘密。
- 家珍:家庭中的珍贵之物,比喻家族的传统智慧或知识。
- 爪发:动物的爪子和毛发,用来比喻事物的生长和变化。
- 覛春: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自然界中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和生命奥秘的深刻感悟。
第一句“天载无形触目真”,诗人通过观察天空,发现它虽然无形却能触动人的视觉感受,从而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第二句“羲皇两画写其神”,诗人以伏羲和女娲为象征,将八卦的两画视为描述宇宙万物变化的象征,表达了对宇宙规律的敬畏和探索精神。
第三句“六爻虽列上中下”,诗人进一步指出六爻(即八卦的变化)虽然有明确的层次划分,但它们之间的界限并不绝对,而是相互渗透、互相影响的。
第四句“一物彊分天地人”,诗人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区别和界限,但同时也意识到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体现了诗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思考。
第五句“读去还知非汝密”,诗人表示,尽管自己可能拥有一些智慧或秘密,但在深入观察和思考后,这些智慧或秘密并不一定都是真正可靠的。
第六句“悟来方始是家珍”,诗人强调了真正的智慧或知识来源于自己的悟性,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和领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
最后一句“试看爪发生生处,何但枝头可覛春”,诗人通过对动物爪发的观察,引申出对事物生长和变化的感悟。他认为,不仅仅是枝头的花朵可以欣赏春天的美好,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