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陈希夷,神游帝之先。
空山后壁下,谷口飞泉边。
结庐傍丛竹,开户当清涟。
麋鹿游堂上,落华满庭前。
幽人在何许,松下方高眠。

【注释】

幽居:隐居。陈希夷:即陈抟,五代宋初道士、隐士,有《无为集》。帝:皇帝。神游帝之先:神游于天地万物的本原之前。后壁下:山崖之后。谷口飞泉边:山涧溪水旁。结庐:建造草庐。傍:靠。结庐傍丛竹:在竹林旁边建造茅屋,表示高洁。清涟:清澈的水波。麋鹿:指山林中的动物,这里泛指隐士。堂上:指居室或住所。落华:落花。庭前:门前。松下方:松树下。高眠:高卧。

【赏析】

《幽居四乐》,这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歌。全诗以“我爱陈希夷,神游帝之先”开头,表达了作者对陈希夷这位高僧的敬仰之情。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隐居生活中的四种乐趣:一是在山间小屋中神游于天地万物之前;二是在山间小溪旁观赏飞泉美景;三是在竹林旁建房居住,享受清幽宁静的环境;四是欣赏山林中的落花美景。这些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各种情景,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两句,“幽人在何许?松下方高眠。”则将读者引入一个更加深远的思考。诗人通过询问隐士“幽人”的住处,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理解和认同,他认为只有在山林之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真正地与自然融为一体。因此,他选择在松树下高卧,以此来寻求心灵的平静和自由。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各种情景,更表达了他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理解。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