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带冰堤一径随,丹青寥落见风仪。
当年去国呈秋卷,同辈看花满丽词。
言论纵危终爱主,英雄空好不逢时。
客来系马祠前树,独坐寒山有所思。

【注释】

门带冰堤:指门前的冰封道路。冰堤,冰封的道路。一径随:顺着一条小路走。丹青:这里指画卷。寥落:寂寞冷落,这里指画上人物形象萧条。风仪:气度、风采。当年:从前。去国呈秋卷,同辈看花满丽词:从前离开朝廷后写的秋天的诗篇,现在与同辈的人一起欣赏那些描写春天美景的华丽诗词。言论:言论主张。纵:即使,纵然。危:危险。爱主:爱护君主。英雄空好不逢时:英雄虽怀壮志却不得时,无法施展。时,机遇。客来系马祠前树,独坐寒山有所思:客人来到庙前的树上拴马,我独自坐在山上思考着什么。

【赏析】

刘蕡(fēn),字子安,洛阳(今属河南)人。唐穆宗长庆二年(822)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因直言极谏得罪权宦李训、郑注,贬为韶州(今属广东)刺史。这首诗是诗人在被贬谪韶州后所作。诗人通过回忆昔日的辉煌,抒发了自己被贬后的苦闷和愤懑之情。

首联“门带冰堤一径随,丹青寥落见风仪”。“带冰”,即带雪,形容道路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冰堤,冰封的道路。门带冰堤,表明自己被贬韶州的途中。一径随,表示诗人在漫长的路途中,沿着一条小路行走。“丹青”二字,既指画卷,也指诗人自己的画像。“风仪”二字,是指诗人当年的仪表、风度。这两句诗,写自己被贬途中的艰难,也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心态:尽管道路艰险,环境寒冷,但诗人依然昂首前行,毫无畏惧之心。

颔联“当年去国呈秋卷,同辈看花满丽词。”当年,指从前,过去。去国,离开朝廷。呈,献出,奉献。秋天的诗篇,这里代指诗人所作的诗文。同辈:同僚,同事。看花满丽词,指同辈的同事欣赏春天的美景。丽词,美丽的词句或文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怀念之情。诗人虽然离开了朝廷,但仍然关心着朝廷的大事。他将自己献给朝廷的诗文,与同僚一起欣赏,以此来表达他对朝廷的怀念和忠诚。

颈联“言论纵危终爱主,英雄空好不逢时。”言论:指言论主张。纵:即使,纵然。危:危险。主:君主。爱主:爱护君主。英雄:指诗人自己。空:白白地。不逢时:没有遇到好的时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关爱之情。诗人虽然认为君主有时也会犯错,但他仍然深爱着君主,希望君主能够改正错误,为国家做出贡献。诗人还感叹自己虽然有才能,但却没有遇到好的时机,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尾联“客来系马祠前树,独坐寒山有所思。”客来:客人来访。系马:拴马。客来祠堂前树下拴马,这暗示了诗人曾经在此地生活过。独坐:独自一人坐着。寒山:指韶州附近的一座山,这里比喻韶州这座冷清、荒凉的城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被贬谪后的孤独和无助之情。诗人虽然曾经生活在韶州这座城市里,但现在却被贬谪到了这里,感到十分孤独和无助。他思念着过去的韶州,也思念着现在的韶州。

【译文】

门前铺满积雪的路通向远方,丹青画卷上的英姿依然可见。

从前离任京城呈献秋天的诗篇,如今同辈之人观赏春天的美景。

言论虽可危险,但最终还爱戴君主;英雄虽有才干,却总是不遇良机。

有客到访在祠庙前拴住马,只有我一人独自坐在寒山沉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