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都观里到应迟,前度刘郎鬓已丝。
燕语莺啼有何意,石桥流水至今疑。
一枝带雨比颜色,千树蒸霞劳梦思。
莫遣渔郎重问路,此中元少外人知。
注释:
清明后一朝见桃花有感玄都观里到应迟,前度刘郎鬓已丝。
燕语莺啼有何意,石桥流水至今疑。
一枝带雨比颜色,千树蒸霞劳梦思。
莫遣渔郎重问路,此中元少外人知。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时所作,诗题中的“清明后一日”当指清明后的一天,即公元758年(唐肃宗至德二载)春天。从诗的内容看,诗人是在长安郊外的玄都观附近游览。
首联“玄都观里到应迟,前度刘郎鬓已丝。”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写诗人来到长安不久就到玄都观去游览,看到以前曾见过面的老朋友刘十九,发现他的白发已多,不免感慨万千。
颔联“燕语莺啼有何意,石桥流水至今疑。”写诗人对周围景物的感受。燕子呢喃,黄莺鸣啭,春光明媚,生机盎然,但诗人却觉得这一切毫无意义。因为自己的老迈,使这些美好的春天景象变得令人疑惑。
颈联“一枝带雨比颜色,千树蒸霞劳梦思。”写诗人见到盛开的桃花,想起与刘十九在桃花源中的美好时光。桃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雨珠,色彩艳丽;成簇的桃树上蒸腾着淡淡的雾气,使人产生许多美妙的梦境。
尾联“莫遣渔郎重问路,此中元少外人知。”表达诗人对刘十九的怀念之情。他希望朋友能够忘却尘世的烦恼,不要像渔夫那样去寻找那已经消逝的美好岁月。诗人自己虽然知道这种美好的日子不会再回来,但仍然希望朋友能够保持这种美好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