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阴水木夏初临,十里来过嘉树林。
乘兴不妨灵运屐,赏心先到颖师琴。
望中海日依微见,物外烟霞次第寻。
欲上前山最高处,扁舟应向五湖深。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然后逐句分析其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最后根据分析的内容进行评价。
首联“城阴水木夏初临,十里来过嘉树林”,写诗人乘舟来到天马山脚下,只见山阴水畔的树木葱茏繁茂,夏天已至,景色宜人;“嘉树”即美树,是诗人游历的名胜古迹,这里指著名的天马山,山中林木蓊郁,鸟语花香。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游览的兴致和所见景物的美好。
颔联“乘兴不妨灵运屐,赏心先到颖师琴”,意思是说:乘兴而来不妨穿着古代隐士所穿的木屐,欣赏美景的心情已经如同听到了颖阳先生弹奏的琴声一样舒畅愉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颈联“望中海日依微见,物外烟霞次第寻”,意思是说:在远处眺望,海中的太阳渐渐出现,在天空中冉冉升起,云烟缭绕在山外,仿佛在慢慢地寻找着什么。这两句写出了山外之景的美丽与幽静。
尾联“欲上前山最高处,扁舟应向五湖深”,意思是说:想要上到前面山上的最高处去观赏,我的小船应该驶向那五湖之中最深处的地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领略更美好风景的愿望。
【答案】
译文:
城阴水木夏初临,十里来过嘉树林。
乘兴不妨灵运屐,赏心先到颖师琴。
望中海日依微见,物外烟霞次第寻。
欲上前山最高处,扁舟应向五湖深。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的开篇便点明了时间:“初夏移舟天马山过嘉树林听僧道净弹琴。”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在初夏时节乘船游览天马山的经历。诗人在游历天马山时,恰逢一位名叫僧道净的僧人正在弹琴,于是诗人就在这里聆听他的琴声。接下来,诗人又继续描写了天马山的景色,如“城阴水木夏初临”“嘉树”是指天马山中生长的树木茂盛、繁茂。“乘兴不妨灵运屐”一句则表现了诗人游览时的自由闲适之情,他可以尽情地欣赏山水之美,而不必担心自己的脚会磨破鞋底。“赏心先到颖师琴”一句则表明了诗人在游玩过程中,心情愉悦到了极点。
诗人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继续向前行进,登上了更高的地方——山顶。在这里,他可以俯瞰四周的风景,感受到更加广阔的视野。“望中海日依微见”,这句诗则表现了诗人登顶后所看到的美景。他站在山顶上,眺望远方,只见大海之上的太阳逐渐升起,映照在海面上,形成了一片灿烂的光芒。而在山外,云雾缭绕,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物外烟霞次第寻”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顶上所看到的美景。他站在山顶上,可以看到周围的山峦叠嶂、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卷之中。
当诗人走到山顶后,他又继续向前行进,来到了一个更深的地方——五湖。“欲上前山最高处”一句表现了诗人想要一览众山小的决心。他决定登上山顶,以更好地欣赏五湖的美景。“扁舟应向五湖深”一句则表明了诗人想要在五湖中畅游的愿望。他希望能够乘着小船在五湖中自由地航行,感受湖水带来的清凉和宁静。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游览天马山的过程,表达了他对山水美景的喜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诗句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