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怀佳节是乡园,歌舞楼台开上元。
万里团圞春正月,千家灯火水西村。
太平有象瞻天阙,老大何心倚市门。
但愿年年同此夕,田蚕花竹长儿孙。
【注释】
甲辰:元代至顺二年。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上元、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后二夜:即元宵节过后的第二个夜晚。观市灯:观赏夜市的灯火。
团圞(chán):同“蟾蜍”,指月亮。水西村:地名,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南。
瞻天阙:仰望皇宫。有象:有祥瑞之意。太平:国家安定。何心:有什么心思。倚:依傍。
但愿年年同此夕:只希望每年都能如此欢度元宵佳节。田蚕花竹:泛指农田和园林。长儿孙:使子孙辈辈繁盛。
【赏析】
这是一首写元宵节的诗。诗的前四句是第一段,主要写节日气氛;后四句是第二段,主要抒情。前四句写节日的气氛,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喜悦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首联“好怀佳节是乡园,歌舞楼台开上元。”写节日气氛。“佳节”二字点明时令,点明节日的喜庆气氛。“好怀”二字写出自己的心情。“佳节”是“好怀”的原因,“乡园”又是“佳节”的背景。“歌舞楼台开上元”一句,写节日的活动。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上元”,即元宵节,这个节日有“赏灯”的习俗。《荆楚岁时记》载:“汉官皆作‘五凤灯’,汉成帝时,用之宫廷。唯广陵王宫作‘九重灯’,以宫殿名。”二是“歌舞”。这两个典故都用来衬托节日气氛热烈欢快。“开”字既表现了活动的盛大,又暗示了节日的喜庆与欢乐。一个“好”字总领全篇,也暗含了诗人对这种节日气氛的感受。
颔联“万里团圞春正月,千家灯火水西村。”写节日的活动。“团圞”是说元宵月圆如盘;“春正月”指元宵节,也是仲春时节。两句的意思是说元宵节这天,天上的明月圆圆地照耀着大地,而人间的灯火却处处闪烁,处处通明。这里把天上的明月与人间的灯光相比拟,既突出了节日的热闹,又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这两句还巧妙地运用了“团圞”与“灯火”的双关语,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节日的景象,又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太平有象瞻天阙,老大何心倚市门。”写诗人的愿望。这两句是全篇的关键。诗人在上联中写了元宵节的热闹场面,而在下联中却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只希望每年都能如此欢度元宵佳节,不要老想着去依赖什么权势者。这里的“太平有象”指国家的太平盛世。“倚市门”意为依附于权贵。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又反映了他渴望过上安宁生活的愿望。
尾联“但愿年年同此夕,田蚕花竹长儿孙。”写诗人的美好祝愿。诗人希望每年都能像今年这样欢度元宵节,使子孙们都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这里的“田蚕”“花竹”都是比喻,指的是农田和园林。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也体现了他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描写节日的景象和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美好愿望的追求。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