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过城阴驷马桥,缘溪水竹正萧萧。
得闲岂恨流年晚,爱客浑忘去路遥。
风卷旆旌驱陆海,天寒楼阁霁烟霄。
南中景物长妍丽,囊底无劳叹皂貂。
出北郊候入金绳寺独坐初过城阴驷马桥,缘溪水竹正萧萧。
得闲岂恨流年晚,爱客浑忘去路遥。
风卷旆旌驱陆海,天寒楼阁霁烟霄。
南中景物长妍丽,囊底无劳叹皂貂。
注释:
出北郊:离开北郊。金绳寺:位于城阳的寺庙。
独坐:独自坐着。
萧萧:形容声音、声音的样子,这里指溪边的竹林随风摇曳发出的声音。
囊底无劳叹皂貂:意思是说我不需要为我的贫寒而感叹,因为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不觉得贫穷是件值得遗憾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作者在金绳寺独坐的诗。诗人以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淡然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出北郊候入金绳寺独坐”,首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即作者在离开北郊后,来到了金绳寺独自坐着。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初过城阴驷马桥,缘溪水竹正萧萧。”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这幅画面的细节。诗人通过“初过城阴”和“缘溪水竹”等词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画卷。这里的“萧萧”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溪边水竹随风摇曳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得闲岂恨流年晚,爱客浑忘去路遥。”第三句和第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客人的感激。诗人认为,即使时间过得再慢,他也无所谓,因为他喜欢与客人在一起的时光。同时,他也不会因为要去别的地方而感到烦恼,因为他知道有朋友相伴的日子总是快乐的。
“风卷旆旌驱陆海,天寒楼阁霁烟霄。”第五句和第六句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风卷着旌旗在陆地上飞驰,天空中的云彩被风吹散形成一片晴朗的天空。这里的“霁烟霄”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天空中的云彩被风吹散的情景,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南中景物长妍丽,囊底无劳叹皂貂。”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生活的态度和选择的赞美。他认为南中的景物总是那么美丽,而他的生活也已经变得舒适自在,没有必要为贫穷而感叹。这里的“囊底无劳叹皂貂”可以理解为“囊中无钱也无需感叹”,意思是说他的生活已经足够满足,不再需要为金钱而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