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银烛坐更阑,小几摊书只自看。
家在江南四千里,有人今夜说长安。
【注释】
丙子:宋高宗绍兴九年,金将斡离不进兵汴京(今河南开封),次年正月,南宋朝廷被迫签订“绍兴和议”。诗人此时正在临安(今浙江杭州)。
坐更阑:守夜。更阑,夜深了。
小几:矮几。
摊书:展开书本。
家在江南四千里:家在南方,距临安四千里。
有人今夜说长安:有人今晚在京城谈论国事。
长安:指北宋都城东京。
赏析:
这首七律,是一首描写节日的诗作。上半首写除夕守夜情景;下半首写与家人团聚的愿望。
第一句“一枝银烛坐更阑”,用“一枝”写出蜡烛的数量不多。用“坐”字写出蜡烛光焰虽小,却能照亮桌面,使人看到桌上的书籍。“银烛”点出时间是在除夕之夜。“更阑”表明时间已经深夜。“银烛”照出“小几”、“书”,又映出诗人的形象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灯下读书的情景,也暗示着诗人的孤独、苦闷。
第二句“小几摊书只自看”,承上句而来,说明诗人独自守岁时,不是去睡觉,而是看书。“自看”,是说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看。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孤寂无聊的心情,而且反映了他勤于学习的精神。
第三句“家在江南四千里”,点明地点,写诗人的家乡在南方,与临安相隔四千里之遥。“家”,指自己的家。诗人离家在外,身处异乡,不能与家人团聚,所以感到孤寂。
第四句“有人今夜说长安”,写除夕之夜,有人在谈论国事。诗人虽然身在临安,心系中原,想到家人,不免思念故土,想到国家大事,所以听到人们谈论时局,不禁产生感慨。
这首诗是诗人在临安度过除夕之夜所作。前两句写守岁情景,后两句写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关心,感情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