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云开水漫波,绿阴庭院昼清和。
梁间燕子如呼侣,相伴衔泥垒旧窠。
注释:
“有数燕递营一窠”是说有成群的燕子在筑窝。“若人之伴”是说它们像人一样,相互陪伴着。“工然者偶成”是说这副景象是偶然出现的。
译文:
湖上的云彩散开,水面波光粼粼,绿荫庭院中的白天清亮和煦。
梁间的燕子像招呼朋友一样,相互陪伴着衔泥垒旧窠。
湖上云开水漫波,绿阴庭院昼清和。
梁间燕子如呼侣,相伴衔泥垒旧窠。
注释:
“有数燕递营一窠”是说有成群的燕子在筑窝。“若人之伴”是说它们像人一样,相互陪伴着。“工然者偶成”是说这副景象是偶然出现的。
译文:
湖上的云彩散开,水面波光粼粼,绿荫庭院中的白天清亮和煦。
梁间的燕子像招呼朋友一样,相互陪伴着衔泥垒旧窠。
【注释】 元明新居:指友人新居。元明:指唐末诗人元自昌、明崇俨,二人同号“二明”,故称。 岁暮天涯客:岁暮:一年将尽;天涯:极言距离之远。 相依愿好邻:想与邻居友好相处。 楼台残夜月:残夜:深夜,即一更过后。 梅柳隔年春:梅柳:指春天的景物;隔年:过了一年。 契谊怜知己:意指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理解、同情、支持。 驰驱愧此身:驰驱:奔驰疾走;愧:惭愧。意思是说
【题解】 此诗为送张钟美去云南任事而作。诗人在临别之际,以比物兴怀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深情厚谊和对他任职云南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幽。 【注释】 1. 题竹:指题写于竹子上面的诗文。2. 张钟美待御、按云南:指代张钟美赴云南任职之事。3. 炎暑(shǔ):炎热的夏天。4. 琅玕(láng gān):玉名,比喻美好的事物。5. 南国:指南方地区。6. 见岁寒:见出严寒。7.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嘉定登圆通寺佛阁时,即景而作,与王节推相韵的。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押仄声韵,其意境开阔,笔力雄健,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言志诗。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酷暑宜高阁,时花上槛红。 - "酷暑":炎热的夏天。 - "宜":适合,适宜。 - "高阁":高大的楼阁。 - "时花":指春天开放的鲜花,如牡丹、桃花等。 - "上槛":栏杆之上。 - "红":指花朵的颜色。
【解析】 此诗首联写景。秋风萧瑟,昭庆寺里初升的旭日,映照回廊。颔联写松与橘。地古松能偃,山深橘未霜。颈联写登山。移舟还傍麓,著屐试登堂。尾联写登高。高阁凌云表,凭阑意自长。 【答案】 译文: 秋风拂着昭庆寺,旭日照耀着回廊。 大地苍老的松树,依然低垂枝叶;山深秋色浓郁,橘子还没有结霜。 船儿靠岸后,我仍想攀登到山崖上,穿着木屐登上佛塔。 佛塔耸立在云霄之上,站在楼上远望,心情悠然自得。 赏析:
诗句: 浦口桥西寺,水深尘事稀。重来黄叔度,尚忆陆探微。霜后惊红树,天南望紫微。还将五色手,归补衮龙衣。 译文: 在浦口桥西的寺中,湖水深沉,尘嚣已远。再次拜访黄叔度,仍然怀念陆探微。秋天霜后,惊讶于红色的树叶,向南望着紫微星。将那五色的手归还给国家,为补衮龙衣。 注释: 浦口桥西寺:位于浦口的地方桥梁西边的一座寺庙。黄纯玉之再游龙华也予不及再陪怅然次韵
【诗句释义】 1. 过水金山寺:经过金山寺。 2. 真怜地脉分:真的可怜大地脉络被分割。 3. 潮声生绝壁:潮声从断崖中传来。 4. 江影堕孤云:江流的影子落在孤独的云朵上。 5. 凉风吹秋至:清凉的风在秋天吹拂。 6. 长歌入夜闻:夜晚,歌声悠扬传遍。 7. 登临殊不极:登上高处,视野开阔,但并不达到极点。 8. 斜日伴微醺:斜阳下,我带着微醺的感觉。 【译文】 穿越水边金山寺
【注释】 ①长安:指京城。雨:连绵不断。 ②泥深:泥土过湿,不易穿鞋行走。屐(jī):古代的一种木制鞋。 ③乡远:家乡遥远,这里指远离家乡在外作客。 ④水气偏欺日:指连日的阴雨使空气湿度增大,太阳显得更加暗淡,不明亮;也暗含着连年天旱、雨水少的意思。 ⑤云阴:云雾遮天蔽日。妒秋:嫉妒秋天的到来,比喻天气阴沉,不利于农事的进行。 ⑥畿甸:指京师周围的地区。 ⑦禾黍(shǔ):庄稼和谷物。 【赏析】
注释: 1. 坐月喜易钦之见过:坐在月亮下,很高兴地迎接易钦之来访。 2. 方庭兀坐久,漏水静来闻:在庭院中静静地坐着很久,听到水声的声音传来。 3. 雉堞孤云补:城墙上的雉堞被孤独的云朵填补。 4. 旗竿片月分:旗帜杆上,一片月光照射下来。 5. 乡心基远梦:思念家乡的心情像是遥远的梦境。 6. 凉意感微醺:感受到了一丝凉爽,就像是微醺的感觉。 7. 赖有同心者,敲门慰藉勤:幸好有志同道合的人
第一首 连绵连夜雨,曲曲折折带着山。 隔着水听那喧与寂,经过十来天没有来往。 天连着大海近,人们比白鸥闲。 多依赖东风的力量,吹开春天到深闭的关。 注释:蒙蒙:细密的样子。曲曲:曲折。带:环绕。隔水:隔着水。分:分辨。喧:喧闹。寂:寂静。经旬:十天。天连:天边相接的地方。沧海:大海。闲:悠闲。多藉:依赖。借东风:东风之力,这里指东风带来春的气息。闭关:闭门谢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雨的诗
寄孙思和 竟负回舟约,虚烦下榻留。 惟馀三亩宅,遥望七峰楼。 天接星文动,江涵雁影流。 烟花正无数,老眼几时休。 注释 1. 竟负: 最终未能实现 2. 回舟约: 指与某人约定的乘船返回 3. 虚烦: 白白麻烦别人 4. 下榻留: 留下住宿 5. 惟馀: 只有 6. 三亩宅: 形容房屋不大 7. 遥望: 远看 8. 七峰楼: 远处的山峰或建筑物 9. 天接星文动: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病起独坐东堂 - “病起”表明诗人在病后起身,“独坐东堂”则描绘了他在室内孤独地坐着的场景,表现出一种静谧而忧郁的气氛。 2. 斜倚绳床落照东 - “绳床”可能指的是用绳索编成的床,这种床往往较为简单且不舒适。“落照东”意味着夕阳的余晖照射在东方,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背景。 3. 一帘秋意卷西风 - “一帘秋意”形容窗帘或帷幕被秋天的气息覆盖
【注释】 胭脂:胭脂花。 疏林:稀疏的树林。 蝶冷蜂寒:指蜜蜂和蝴蝶因为春天还未到来而感到寒冷。 深:指春意尚浅。 一夜无端风雨横:一夜之间,突然刮起了狂风暴雨。 多少惜花心:有多少爱惜花朵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尚未到来时,花儿经受着风雨的考验。诗人用拟人手法写花,赋予花以人的感情。首句“胭脂”二字,不仅形容花的颜色鲜艳,而且暗示了花的娇嫩和脆弱,也反映了人的怜爱之情
注释: 官署的红梅刚刚盛开,我因雪而忧伤。 因此赠送给提学张静峰,你因被贬谪到广东提举而感到忧伤。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官署中看到红梅盛开的景象,因雪而伤感,于是将这种情感寄托于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朋友的关心。 首句“官署红梅着花便”,描绘了一幅官署内红梅盛开的美丽画面。红梅象征着坚韧和高洁,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勃发。在这里,“官署”指的是作者所在的机构或职位
绝爱丰标玉有烟,故园分袂已多年。 如何今夜春宵月,辜负金台共被眠。 - 注释 1. 绝爱丰标玉有烟:形容月光如玉石般明亮而柔和,给人一种温暖而又梦幻的感觉。 2. 故园分袂已多年:表示与故乡的亲人分离已有很长时间,难以割舍对家乡的思念。 3. 如何今夜春宵月:在今夜这个美好的春夜,诗人不禁感慨时光易逝,对故乡的思念更加强烈。 4. 辜负金台共被眠: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句原文: 隆中迢遰汉江滨,辇路风吹阵阵春。 二十四番今第几,莫将花信寄闲人。 注释解释: - 这首诗是黄滔所作的《新野道中》,其中“隆中”指的是诸葛亮的隐居之地,而“汉江滨”则是指汉水之畔,即今天的湖北襄阳市南。 - “辇路”指古代帝王出行的道路,通常由皇家专用,象征权力和尊贵。 - “二十四番”指的是中国古代音乐的一种分类系统,共有24个音符或调式。 - “花信”原意是指花朵开放的信号
【注释】 黄河南岸见梨花二首。其一:烟消露湿斗轻盈,梨花枝枝如有情。分付东风莫吹尽,道旁留照夜深行。其二: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句: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仙人子安乘鹤过此楼。“白云”句:汉阳城在长江北岸,故云“白云”。《汉书·地理志》载:“江夏郡有沙羡、鄡、昌邑县。”今汉阳区为古鄡县地,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