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及壮辰,足迹遍川谷。
送子湖南去,佳胜付遐瞩。
渺渺洞庭波,盘盘衡阳麓。
朝鲙武昌鱼,暮听潇湘竹。
嗟此赤壁灰,悲彼长沙鵩。
双旌动秋色,俯仰如新沐。
境内三千里,候吏丰馆谷。
山水富奇闻,归借南游录。

【注释】

①“丈夫”:这里指壮士,勇士。②“及”:赶上。③“辰”:时日,年月。④“佳胜”:美好的东西,美好的风景。⑤“遐瞩”:远望,放眼。⑥“洞庭波”:洞庭湖的水波。⑦“盘盘”:环绕的样子。⑧“长沙鵩”:传说中的一种神鸟。⑨“双旌”:《汉书.武帝纪》:“建元六年秋九月,上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一角……乃作《宝应》、《天马》杂舞。”唐玄宗时改称皇帝为“圣主”。⑩“丰馆谷”:丰盛的宾馆。⑪“奇闻”:奇异的故事。⑫“南游录”:即《岭表录异》。唐李靖撰。记述岭南诸国风俗民情,山川草木。⑬“嗟”:叹息。⑭“双旌”:指皇帝仪仗。⑮“候吏”:官名,负责传达公文的人。⑯“丰馆谷”:丰盛的宾馆。⑰“奇闻”:奇异的故事。⑱“归借”:回去时拿来参考。《岭表录异》记载了岭南各国的情况。⑲“三千里”:指湖南一带。⑳“候吏”:官名,负责传达公文的人。㉑“丰馆谷”:丰盛的宾馆。⒃“奇闻”:奇异的故事。⒄“南游录”:即《岭表录异》。唐李靖撰。记述岭南诸国风俗民情。⒅“叹此”:感叹这些英雄豪杰的消逝。

【译文】

男儿到了壮年就要到四方去闯荡,足迹踏遍山河川谷。

你儿子要到湖南去,美景要尽情欣赏。

茫茫洞庭水波浩渺,曲折衡阳山峦重叠,。

早上吃武昌鱼,晚上听潇湘竹。

可惜赤壁化为灰烬,令人痛惜长沙的鵩鸟!

你手持两个旌旗迎着秋风飘动,好像刚刚洗过澡一样。

湖南境内三千里,等候的官吏都住满了宾馆。

山水间充满新奇的故事,回去时要拿一本《岭表录异》来参考。

【赏析】

《送徐进士昌榖湖南纂修》,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以写景为主,抒发了作者对朋友赴任的祝贺和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开头两句:“丈夫及壮辰,足迹遍川谷。送子湖南去,佳胜付遐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壮志凌云的赞美和对未来成就的期待。诗人认为,有志之人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就应该去追求理想,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梦想。而友人即将远赴湖南,其足迹遍布山川,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就,成为人们敬仰的对象。最后两句:“渺渺洞庭波,盘盘衡阳麓。朝鲙武昌鱼,暮听潇湘竹。”则是对友人即将到达湖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他旅途顺利、平安健康的祝福。洞庭湖和衡山都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文人墨客经常吟咏的对象。在这里送别友人,诗人希望他能够一路顺风,早日到达目的地,并享受那里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

中间四句:“嗟此赤壁灰,悲彼长沙鵩。双旌动秋色,俯仰如新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感慨。诗人用“嗟”和“悲”这两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说明他对于友人即将离去感到非常惋惜和悲伤。同时,诗人也用“双旌动秋色”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表示自己仿佛刚从浴池中出来一般,心情舒畅、精神焕发。

最后四句:“境内三千里,候吏丰馆谷。山水富奇闻,归借南游录。”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到达湖南的期待和祝愿。诗人希望友人在湖南这片土地上能够大展宏图,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他也提醒友人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多了解当地的山水风情和文化历史,充实自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