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菊如相马,不在骊黄间。以此复相天下士,伯夷陶令何为颜。
维时日月俱逢九,千山萧森松柏后。且看归去三径花,况有生前一杯酒。
酒酣耳热歌呜呜,白眼仰视云天无。虎头燕颔只俗辈,鸢肩火色谁丈夫。
拂衣起就菊花舞,白头童童风缕缕。金钱若解买秋光,更种明年一千树。

怡菊歌送童相士

品菊如相马,不在骊黄间。以此复相天下士,伯夷陶令何为颜。

维时日月俱逢九,千山萧森松柏后。且看归去三径花,况有生前一杯酒。

译文:

怡菊花歌送给童相士

品鉴菊花犹如相马,不必在骊山和黄河畔挑选。凭借此法可以相得天下才俊,伯夷、陶渊明又有何颜面?

当此时日日月同光,千山苍翠松柏参天。暂且看看他退隐后三径的菊花,又怎能比得上生前那一杯美酒?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赏析:

怡菊歌送给童相士

品鉴菊花犹如相马,不必在骊山和黄河畔挑选。凭借此法可以相得天下才俊,伯夷、陶渊明又有何颜面?

当此时日日月同光,千山苍翠松柏参天。暂且看看他退隐后三径的菊花,又怎能比得上生前那一杯美酒?

赏析:

这首诗以怡菊歌赠童相士为主题,通过比喻手法来描绘菊花的高贵品质和美好形象。

“品菊如相马”一句,诗人将菊花与马相提并论,用“不相马”来强调菊花的高洁、脱俗。接着,他又进一步解释自己的用心,说:“以此复相天下士,伯夷陶令何为颜?”意思是说,自己之所以要品鉴菊花,是为了发现和选拔出真正有才德的人,而伯夷和陶渊明只是些平庸之辈,不值得一提。

“维时日月俱逢九”,这是对时间的描写。诗人用“九”字来形容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天空中的情景,暗示着时间的重要性和不可逆转性。紧接着的“千山萧森松柏后”,则进一步描绘了一幅壮美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且看归去三径花”一句,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他想象自己退隐后的生活,看到家中门前三径旁盛开着美丽的菊花,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的“归去”二字,既指诗人本人的隐居生活,也暗含着对陶渊明的怀念之情。

“况有生前一杯酒”一句,诗人再次强调自己与世无争的心态。他认为,只要能够像陶渊明那样过着简朴的生活,拥有一份清心寡欲的精神境界,就足够了。而至于世俗名利、官场争斗等纷扰之事,都不再重要了。

“酒酣耳热歌呜呜”,这里描绘了诗人畅饮高歌的场景。他一边喝酒一边高声歌唱,陶醉在这美妙的音乐之中。这种快乐的心情仿佛要将周围的一切全都忘却,只剩下他和酒杯之间的交流。

“白眼仰视云天无”,这句诗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他没有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缚,而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看待世界。他的眼中只有那高远的天空,仿佛已经超越了红尘之外。

“虎头燕颔只俗辈,鸢肩火色谁丈夫”,这是诗人对自己和他人品行的评价。他认为那些外表英俊但内心却庸俗不堪的人只是俗人而已,而那些具有高尚品德、胸怀大志的人才是真正的丈夫。这种评价虽然带有主观色彩,但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

“拂衣起就菊花舞”,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饮酒之余,突然兴起的一种豪放举动。他毫不犹豫地拂去身上的衣襟,站起身来随着菊花的节奏翩翩起舞。这种举动不仅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更是体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精神。最后两句,诗人用金钱买秋光的比喻来结束全诗。他认为,如果金钱真的可以买到秋天的美景,那么明年就可以种植一千棵树来享受这份美好的时光了。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反而更加渴望自由、追求真我的人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