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轿棕舆渡碧山,涧花岩树影龙颜。
云中别有通陵路,䟎过前驱插大班。
板轿棕舆渡碧山,
涧花岩树影龙颜。
云中别有通陵路,
䟎过前驱插大班。
逐句释义与诗句赏析
第一句:
- 板轿棕舆渡碧山:描述了乘坐由黑色木材制成的轿子和由棕绳捆绑的车子渡过青山的情景。
- 涧花岩树影龙颜:在山间的溪流旁和岩石间,映衬着皇帝的身影,如同一幅动人的画面。
- 云中别有通陵路:暗示着在云雾缭绕之中,隐藏着通向陵墓的秘密道路。
第二句:
- 䟎过前驱插大班:形容前面的侍卫们如同插满羽毛的大雁,整齐划一地行进。
- 赏析: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出宫廷侍卫们的威武形象和井然有序的行进方式,同时也反映了皇帝出行时的庄严气氛。
关键词注释与文化内涵
- 板轿棕舆:古代帝王出行时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代表了皇权的威严和尊贵。
- 涧花岩树:自然界中的美景,象征着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 龙颜:这里特指皇帝的容颜,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 通陵路:通往陵墓的道路,通常只有皇帝才能通行。
- 䟎:此处应为“辇”的通假字,即帝王所乘之车。
- 插大班:指前面侍卫排成一排,形成一道壮观的风景线。
- 大班:古代宫廷中负责护卫的重要职务,侍卫们的形象体现了皇权的象征。
综合分析与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扈驾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庄重与威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云中别有通陵路”等句子,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寓意深远,表达了对于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的赞颂。同时,诗人通过对比“紫气红尘一骑高”与“相将便是天涯侣”,展现了皇帝出行时众人仰望、臣子忠诚的场景,以及诗人对这种君臣关系的理想化表达。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扈驾场面的描写,更是对封建社会伦理道德和皇权尊严的颂扬,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