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头青雀碧纱帏,樯上黄旗猎猎飞。
中贵少年纡蟒玉,南京差遣进龙衣。
诗句: 船头青雀碧纱帏,樯上黄旗猎猎飞。
译文: 船头悬挂着绿色的小鸟儿图案的碧纱帷帐,桅杆上的黄色旗帜在空中猎猎作响。
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船只的外观和船上的活动。诗中“船头青雀碧纱帏”描述了船上装饰的颜色和样式,“樯上黄旗猎猎飞”则描述了船上飘扬的旗帜随风摇曳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船只的美丽和船上活动的热闹。同时,也体现了古代船舶文化的一种独特韵味。
船头青雀碧纱帏,樯上黄旗猎猎飞。
中贵少年纡蟒玉,南京差遣进龙衣。
诗句: 船头青雀碧纱帏,樯上黄旗猎猎飞。
译文: 船头悬挂着绿色的小鸟儿图案的碧纱帷帐,桅杆上的黄色旗帜在空中猎猎作响。
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船只的外观和船上的活动。诗中“船头青雀碧纱帏”描述了船上装饰的颜色和样式,“樯上黄旗猎猎飞”则描述了船上飘扬的旗帜随风摇曳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船只的美丽和船上活动的热闹。同时,也体现了古代船舶文化的一种独特韵味。
【注释】 元明新居:指友人新居。元明:指唐末诗人元自昌、明崇俨,二人同号“二明”,故称。 岁暮天涯客:岁暮:一年将尽;天涯:极言距离之远。 相依愿好邻:想与邻居友好相处。 楼台残夜月:残夜:深夜,即一更过后。 梅柳隔年春:梅柳:指春天的景物;隔年:过了一年。 契谊怜知己:意指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理解、同情、支持。 驰驱愧此身:驰驱:奔驰疾走;愧:惭愧。意思是说
【题解】 此诗为送张钟美去云南任事而作。诗人在临别之际,以比物兴怀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深情厚谊和对他任职云南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幽。 【注释】 1. 题竹:指题写于竹子上面的诗文。2. 张钟美待御、按云南:指代张钟美赴云南任职之事。3. 炎暑(shǔ):炎热的夏天。4. 琅玕(láng gān):玉名,比喻美好的事物。5. 南国:指南方地区。6. 见岁寒:见出严寒。7.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嘉定登圆通寺佛阁时,即景而作,与王节推相韵的。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押仄声韵,其意境开阔,笔力雄健,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言志诗。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酷暑宜高阁,时花上槛红。 - "酷暑":炎热的夏天。 - "宜":适合,适宜。 - "高阁":高大的楼阁。 - "时花":指春天开放的鲜花,如牡丹、桃花等。 - "上槛":栏杆之上。 - "红":指花朵的颜色。
【解析】 此诗首联写景。秋风萧瑟,昭庆寺里初升的旭日,映照回廊。颔联写松与橘。地古松能偃,山深橘未霜。颈联写登山。移舟还傍麓,著屐试登堂。尾联写登高。高阁凌云表,凭阑意自长。 【答案】 译文: 秋风拂着昭庆寺,旭日照耀着回廊。 大地苍老的松树,依然低垂枝叶;山深秋色浓郁,橘子还没有结霜。 船儿靠岸后,我仍想攀登到山崖上,穿着木屐登上佛塔。 佛塔耸立在云霄之上,站在楼上远望,心情悠然自得。 赏析:
诗句: 浦口桥西寺,水深尘事稀。重来黄叔度,尚忆陆探微。霜后惊红树,天南望紫微。还将五色手,归补衮龙衣。 译文: 在浦口桥西的寺中,湖水深沉,尘嚣已远。再次拜访黄叔度,仍然怀念陆探微。秋天霜后,惊讶于红色的树叶,向南望着紫微星。将那五色的手归还给国家,为补衮龙衣。 注释: 浦口桥西寺:位于浦口的地方桥梁西边的一座寺庙。黄纯玉之再游龙华也予不及再陪怅然次韵
【诗句释义】 1. 过水金山寺:经过金山寺。 2. 真怜地脉分:真的可怜大地脉络被分割。 3. 潮声生绝壁:潮声从断崖中传来。 4. 江影堕孤云:江流的影子落在孤独的云朵上。 5. 凉风吹秋至:清凉的风在秋天吹拂。 6. 长歌入夜闻:夜晚,歌声悠扬传遍。 7. 登临殊不极:登上高处,视野开阔,但并不达到极点。 8. 斜日伴微醺:斜阳下,我带着微醺的感觉。 【译文】 穿越水边金山寺
【注释】 ①长安:指京城。雨:连绵不断。 ②泥深:泥土过湿,不易穿鞋行走。屐(jī):古代的一种木制鞋。 ③乡远:家乡遥远,这里指远离家乡在外作客。 ④水气偏欺日:指连日的阴雨使空气湿度增大,太阳显得更加暗淡,不明亮;也暗含着连年天旱、雨水少的意思。 ⑤云阴:云雾遮天蔽日。妒秋:嫉妒秋天的到来,比喻天气阴沉,不利于农事的进行。 ⑥畿甸:指京师周围的地区。 ⑦禾黍(shǔ):庄稼和谷物。 【赏析】
注释: 1. 坐月喜易钦之见过:坐在月亮下,很高兴地迎接易钦之来访。 2. 方庭兀坐久,漏水静来闻:在庭院中静静地坐着很久,听到水声的声音传来。 3. 雉堞孤云补:城墙上的雉堞被孤独的云朵填补。 4. 旗竿片月分:旗帜杆上,一片月光照射下来。 5. 乡心基远梦:思念家乡的心情像是遥远的梦境。 6. 凉意感微醺:感受到了一丝凉爽,就像是微醺的感觉。 7. 赖有同心者,敲门慰藉勤:幸好有志同道合的人
第一首 连绵连夜雨,曲曲折折带着山。 隔着水听那喧与寂,经过十来天没有来往。 天连着大海近,人们比白鸥闲。 多依赖东风的力量,吹开春天到深闭的关。 注释:蒙蒙:细密的样子。曲曲:曲折。带:环绕。隔水:隔着水。分:分辨。喧:喧闹。寂:寂静。经旬:十天。天连:天边相接的地方。沧海:大海。闲:悠闲。多藉:依赖。借东风:东风之力,这里指东风带来春的气息。闭关:闭门谢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雨的诗
寄孙思和 竟负回舟约,虚烦下榻留。 惟馀三亩宅,遥望七峰楼。 天接星文动,江涵雁影流。 烟花正无数,老眼几时休。 注释 1. 竟负: 最终未能实现 2. 回舟约: 指与某人约定的乘船返回 3. 虚烦: 白白麻烦别人 4. 下榻留: 留下住宿 5. 惟馀: 只有 6. 三亩宅: 形容房屋不大 7. 遥望: 远看 8. 七峰楼: 远处的山峰或建筑物 9. 天接星文动:
拍击衣襟,挥洒自如,南往北来,皆能通达。 何如平地千层浪,无影无形愁杀人。 注释:拍打着衣服,心情愉快,到处奔波,南北往来都能畅通无阻。但是,比之陆地上层层叠叠的波浪,内心的忧愁更是难以言表,如同杀人般令人心痛。 赏析:这首诗是陆深在天津时所作,通过对船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忙碌的生活节奏和对工作的热爱。诗中的“拍拍襟怀泼泼身,南来北去尽通津”形象地描述了船夫们辛勤劳作的情景
诗句输出:满船箫鼓载春归,燕子衔泥掠岸飞。 译文:随着春天的归来,整船都充满了箫声和鼓声。燕子衔着泥土,在岸边掠过。 注释:满船箫鼓载春归,燕子衔泥掠岸飞。杨柳风多黄鸟健,桃花水涨白鱼肥。这首诗是明代松江府人陆深所作《天津棹歌六首》中的第六首。陆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
诗句原文:垂杨覆水晚湖平,箬笠蓑衣一棹轻。 译文:夕阳下的湖面平静如镜,微风拂过杨柳轻轻摇曳。我穿着雨衣,手握船桨,轻轻划动着小船前行。 注释:垂杨(垂柳):垂柳,指长而柔韧的柳树枝条下垂的样子。覆水:覆盖在水面上的水。晚湖平:傍晚时分的湖面平静。箬笠蓑衣:用草或竹篾编织成的斗笠和用棕麻纤维制成的蓑衣。一棹轻:轻轻划动船桨的动作。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湖面上划船的情景。首句“垂杨覆水晚湖平”
天津棹歌六首 其一 一沟黑马百泉东,万里黄河五月终。 南运未离淮海岸,北船难上吕梁洪。 注释:这首诗的首句“一沟黑马百泉东”,通过描绘百泉东边黑马奔腾的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黄河水势汹涌、波涛澎湃的景象。第二句“万里黄河五月终”,则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描绘了黄河五月时的壮阔景色。第三句“南运未离淮海岸”,诗人借指南方物资尚未到达北方,暗含战乱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末句“北船难上吕梁洪”
送鹤池出镇贵阳拟铙歌二首 将军开阃向西南,文渊孔明今成三。草绿辕门春昼永,磊落兵谈如手谈 【注释】 1. 开阃:开启边关,引申为出征。 2. 西南:指贵州。 3. 文渊:指文化深邃,比喻人才荟萃之地。 4. 孔明: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睿智著名。 5. 草绿:春天的草地绿色盎然。 6. 辕门:古代军营的大门。 7. 成三:成就三位伟人。 8. 磊落:形容人胸怀坦荡。 9. 手谈:亲口交谈
诗句如下: 汉武开边到渥洼,张骞奉使上星槎。 此句出自明代诗人陆深的《送鹤池出镇贵阳拟铙歌二首》其二。诗句中“汉武开边到渥洼”描述了汉武帝时期的开疆拓土,汉武帝时期是汉朝对外扩张的重要时期,汉武帝曾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何如将军今日去,蹀𨇾龙驹烂五花。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现在你作为将军去上任,真是如龙驹一般威武。” 在这句中,"蹀𨇾龙驹烂五花"形容了将军出征时的威武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