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事尝疑抛县印,之官又见向儒宫。
城临沱水新桥在,路绕恒山旧驿通。
乍到士人应认姓,试询父客几成翁。
经中更废蓼莪讲,坐处青毡恨颇同。

【注释】

厌事:厌倦世俗之事。

之官:赴任。

恒山:即恒山,在今山西浑源县西。

蓼莪讲:旧指《诗经》中《国风·周南·蓼莪》篇。这里泛指教学。

青毡:青布制成的垫子。

【赏析】

这首诗是送友人陈永和赴真定府儒学的诗。诗人在诗中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第一句:“厌事尝疑抛县印。”意思是说,我厌恶仕途,曾怀疑自己是否要抛弃那县令的大印。

第二句:“之官又见向儒宫。”意思是说,这次到地方去做官,又见到过去在儒宫当官的情形了。这句诗表面上是写陈永和去官后的情况,实际上是说自己现在也正处在这种情形之中。

第三句:“城临沱水新桥在,路绕恒山旧驿通。”意思是说,城墙傍着沱江,新建的桥梁就矗立在那里;道路环绕着恒山,古老的驿道依旧畅通。这句写的是陈永和赴任途中所见的景物,也是诗人自己的所见所感。

第四句:“乍到士人应认姓,试询父客几成翁。”“乍到”的意思是刚刚到达某处,“认姓”、“试询”的意思都是打听、询问。这句诗说的是陈永和刚到这个地方,应该去认认乡亲的姓氏,问问父辈的客人是否已经成了老人了。

第五句:“经中更废蓼莪讲,坐处青毡恨颇同。”意思是说,经书中已经废止了关于蓼莪(一种植物)的讲授,坐席上还保留着当年父亲做官的坐垫,这使我感到十分遗憾。“青毡”,是指用青布制成的垫子。

【译文】

我厌倦了官场的生活,我曾怀疑自己是不是要扔掉县衙的大印!

你刚到这里上任,我还看到过你过去在儒宫当官的时候呢!

城墙傍着沱江,新修的桥梁矗立在那里,道路环绕着恒山,古老的驿道依然畅通无阻。

你刚到这里上任,应该去认认乡亲的姓氏,问问父辈的客人是否已经成了老人了!

我在经书中已经废止了关于蓼莪的讲授,坐的地方还保留着当年父亲的坐垫,这使我十分遗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