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水西来引秀江,秋风秋晚挟轻航。
残烟断霭横村落,酒舍旗亭接野塘。
山色歌姬残翠黛,稻香田父砍云黄。
吴中好景谁收拾,自笑重来鬓已苍。

【诗句释义】

丙戌九日重过吴兴: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重过,再次经过或游览。吴兴,古郡名,今浙江湖州市所在地。

苕水西来引秀江,秋风秋晚挟轻航:苕溪的水流往西流来注入秀江,秋风在秋天的傍晚吹着小船轻快地前行。

残烟断霭横村落,酒舍旗亭接野塘:残存的烟雾和薄雾笼罩着村落,酒馆和酒旗与野塘相接。

山色歌姬残翠黛,稻香田父砍云黄:青山像歌女一样美丽,但被浓密的树叶遮掩了,只剩下淡绿;稻田里传来阵阵稻香,老农挥动斧头正在砍除那些沉甸甸的稻草。

吴中好景谁收拾,自笑重来鬓已苍:吴中的美景是谁整理出来的?我苦笑着发现,自己已经到了白发苍苍的年龄。

【译文】

九月九日重游吴兴,秀江水从苕溪边悠悠东去,秋风带着凉意,吹着轻快的小舟。村外残烟断霭,一片朦胧,小村庄掩映在薄雾之中,酒舍、旗亭点缀田野间。青山如美人,但只露出半边脸庞,露出淡淡绿色;稻田中飘出阵阵稻香,农民正忙着收割。吴中美景是谁整理出来的呢?我笑着自嘲,自己已经到了白发苍苍的年龄。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于公元1062年(宋神宗熙宁五年)九月九日重经湖州时所作的。此诗描写了湖州的山水田园风光。诗人由“苕”而“秀”,进而以“秋”点明时间,再写“风”“烟”“帆”“塘”,勾勒出一幅清丽宁静的水乡景色。接着用“山色”对“歌姬”作巧妙比喻,将青山比作歌姬,又用“稻香”对“田父”作巧妙比喻,将稻田比作田父。这两句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借题发挥,抒发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