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祚逢厓不忍寻,乾坤无语坐湮沉。
岂知末运穷千战,独恨微阳亢六阴。
怒气乘潮翻海岳,悲歌和泪洒山岑。
笔端有眼兴亡见,付与樵童牧竖吟。

【注释】

厓山:即厓门,在今广东新会南。方阁老:西樵方,字子章。宋亡时曾为崖州(今广东崖县)知州,后被俘至元朝。

【赏析】

《寄同年西樵方阁老》作于作者被押赴崖山途中的途中。全诗借吊古抒怀,对宋朝的覆亡表示痛惜。

第一句“宋祚逢厓不忍寻”,是说宋朝灭亡了,我不忍心去寻觅,这是诗人自况,也是当时许多遗民的共同心理。

第二句“乾坤无语坐湮沉”,意思是说天地之间没有声音,沉默地让人沉沦,这又是作者自况,也是当时许多遗民的共同心理。

第三、四句“岂知末运穷千战,独恨微阳亢六阴”,意思是说哪里知道国家已经到了末日,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只是可惜的是朝廷中那些高官厚禄的人,他们骄奢淫逸,不思进取,以致国运日衰。“独恨”二字写出了作者的愤激之情,也表达了当时许多遗民的共同心理。最后两句“怒气乘潮翻海岳,悲歌和泪洒山岑”,意思是说愤怒之火烧遍了整个大地,而悲伤之情则洒在山岭上,这两句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最后两句“笔端有眼兴亡见,付与樵童牧竖吟”,意思是说自己的所见所闻,就像笔尖上的眼一样,能够看到历史的真相,但这些东西只能让樵夫牧竖们来吟唱。这两句既表明了作者的态度,也表达了他的期望。

【译文】

宋王朝灭亡了,我不忍心去搜寻它,天地间没有声音,沉默地让人沉沦,哪里知道国家已经到了末日,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只是可惜的是朝廷中那些高官厚禄的人,他们骄傲奢侈放纵淫乐,不思进取。我的愤怒像潮水般汹涌澎湃,我的悲愁像山岭那样连绵不绝,笔端的眼看到了历史的真相,却只能让樵夫牧竖来吟唱。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宋朝灭亡的哀伤和对遗民共同心理的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