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相见何须拜,酩酊归来但借眠。
远涧水来寒漱玉,近山云起翠浮烟。
平泉嗜味方成癖,谷老诗情妙入禅。
长使间松并间竹,丈人知谢阮家贤。
注释:
爱石:喜欢石头。
寻常相见何须拜,酩酊归来但借眠:在平常的日子里相见,又何必像古代的礼节一样行跪拜之礼呢?只是酒醉归来,暂且借宿一晚罢了。
远涧水来寒漱玉,近山云起翠浮烟:远处的山涧中水声如洗,清澈得仿佛能洗净玉石;而近处的山峰云雾缭绕,仿佛绿色的烟雾在飘渺浮动。
平泉嗜味方成癖,谷老诗情妙入禅:我特别喜欢品味平泉的泉水,这已经成了我的癖好;而我对诗歌的喜爱更是达到了一种奇妙的境界,仿佛已经与禅宗的境界相融合了。
长使间松并间竹,丈人知谢阮家贤:我总是让松柏和竹子相邻而生,以此来表示我对您的敬仰之情;我知道您是阮家之人,所以更加感激您的高尚品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石头的形态、声音、色彩、味道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性,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首句“寻常相见何须拜,酩酊归来但借眠”,诗人用轻松的口吻描述了与朋友相聚时的情景,不必过于拘泥于礼节,可以随意喝酒畅谈至深夜才回家,以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次句“远涧水来寒漱玉,近山云起翠浮烟”,诗人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远处的山涧中水声清冽如同洗涤玉石一般;而近处的山峰云雾缭绕,仿佛是绿色的烟雾在飘渺浮动。这些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叹。
第三句“平泉嗜味方成癖,谷老诗情妙入禅”,诗人通过比喻的方式赞美了平泉的泉水:“我喜欢品味平泉的泉水,这已经成了我的癖好。”同时,他还对诗歌的意境和韵味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我对诗歌的喜爱更是达到了一种奇妙的境界,仿佛已经与禅宗的境界相融合了。”这表明诗人不仅热爱自然,还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将这些美好融入到诗歌中。
最后一句“长使间松并间竹,丈人知谢阮家贤”,诗人用典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我总是让松柏和竹子相邻而生,以此来表示我对您的敬仰之情;我知道您是阮家之人,所以更加感激您的高尚品格。”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友情和道德品质的重视。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石头的描写传达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情和道德品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