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催着木绵衣,正是邻翁庆饮时。
淑气暖回千日酒,寿筵清映万年枝。
云霞碎点飞香翰,金玉锵鸣乐旧知。
不醉不归公莫睡,共看明月透疏篱。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是宋代诗人李之仪。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富有深刻的哲理和意境,下面将对每一句进行解析:
朔风催着木绵衣
- 朔风: 指寒冷的北风,通常用来形容天气寒冷或者气氛肃杀。
- 木绵衣: 这是古代的一种衣物材料,由木纤维制成,因其颜色如绵而得名。在这里可能意味着作者穿着一件质地轻薄、保暖性能良好的衣物。
正是邻翁庆饮时
- 庆饮: 庆祝饮酒,这里指的是邻里之间为了某人的生日或者节日而举行的聚会。
- 邻翁: 可能是作者的邻居或者是他的亲戚、朋友中年纪较大的人。
淑气暖回千日酒,寿筵清映万年枝
- 淑气: 美好的气息,通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气息,这里可能指的是春天温暖的气氛。
- 千日酒: 形容饮酒时间长久,可能是为了庆祝某人长寿而举行的宴席。
- 寿筵: 指为庆祝生日或长命百岁而举办的宴会。
- 万年枝: 形容树枝年复一年地生长,比喻人的寿命长久。
云霞碎点飞香翰,金玉锵鸣乐旧知
- 云霞碎点: 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像被打碎一般,碎片洒落下来。
- 飞香翰: 指飘散在空中的香气。这里的“翰”可能是书写用的毛笔或者文房四宝之一。
- 金玉锵鸣: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金玉相撞发出清脆的声音。
- 旧知: 指与作者有深厚交情的人,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是亲戚。
不醉不归公莫睡,共看明月透疏篱
- 不醉不归: 意思是说如果不喝到醉意就不想回家,强调了饮酒的重要性。
- 公莫睡: 是对他人的劝诫或提醒,意思是不要睡觉哦。
- 明月: 指明亮的月光,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好。
- 透疏篱: 形容月光透过稀疏的篱笆照射进来,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赏析
这首七言诗通过对四季、云霞、月亮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人物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热闹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色和人间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诗人也通过饮酒和欣赏月色的方式,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人生的态度。整首诗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了生活情趣,是一首很有艺术价值的作品。